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宋代称为“药斑布”,明代称为“浇花布”,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南通为中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印染技艺遍及南通地区各县(市) ,影响较大的作坊在如皋石庄、通州二甲和石港、海门三阳、启东汇龙及南通市区。蓝印花布主要用来制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包袱布等。蓝印花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大多以植物花卉、动物纹样和神话传说为主,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如“五福(蝙蝠)捧寿”、“吉庆有余(鱼) ”、“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一直延续至今。
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南通市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
传统手工技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20066年5 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吴元新, 20077年6 月被文化部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蓝白相间的审美意蕴与宋代以后普及的青花瓷协调一致,青与白的视觉世界给人们对古代中国的生活空间的遐想。南通的蓝印花布,体现了古老艺术和现代理念的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南通的文化与历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