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自称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他一生博物宏览,学识渊雅,尤精于版本目录学,在史学、金石学、目录学等领域内多有建树,为清末民初极负盛名的大学问家。作为一名学者,他不仅爱读书,而且嗜好藏书,虽屡历波折,却乐此不疲。江南私家藏书之风起于南宋,盛于明清。其时,常有一些号为书客的书贩子利用江南水乡便利的河网交通,乘船出入市集小镇、村落乡里,罗购残破旧书,辗转于-一带士大夫的门庭院落,出书目袖中,低昂其价,以此网利。一般藏家也往往依靠这些书客代为搜讨珍本秘笈。缪荃孙。10岁那年,在家乡申港镇澄怀堂念书。一天,从外地来了一名书客,将澄怀堂0书室的破碎藏书全部购走。其中有抄本、刻本书,有绢面的。大小也各不相同,有的小如掌,有的大盈尺。缪见了,心中很羡慕。但由于年幼无知,.尚不知道这些书的价值,甚至有些书连名字都没听说过。仓促间,只买下了《道光字典》、《角山楼类腋》、《三国演义》、《左传》等几本新装订的书。这件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成年后,每遇到好书,必设法购求。28岁时,缪荃孙来到天府之国四川,拜广东顺德大藏书家李文田为师,精心致力于版本目录学。在严师的谆谆教诲下,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他的学业长进很快,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考校、金石碑刻与版本目录学的基础知识,遂正式开始自己的藏书活动。他多次出入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游踪所至,必周访当地的古迹碑刻,肆力搜寻旧稿残篇,逢书必购。每次赴京师应试或回江阴老家省亲,无论身至何处,都不忘搜罗旧书。供职京师时,稍得闲暇,即到海王村书肆去搜访异本,为官俸禄大都用来买书。有时经济拮据,就典当衣物以换钱购书。一次,他在琉璃厂书肆闲逛时,无意之中见到著名藏书家方功惠碧琳琅馆散出的藏书,欣喜若狂,再三叮嘱书肆主人代为妥善保存,旋即回到官邸,多方筹措巨款,终以千金买下了一些极为珍贵的稿本。缪荃孙交游广阔,与叶昌炽等许多著名藏书家都有往来,经常互通有无,考校抄订,日益博通。由于长期苦心孤诣地搜求探访,他罗购了许多旧刻旧抄、四库未收之书以及一些名家的孤传稿本。至庚子年,他的藏书已达10万多卷,虽不能与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江苏常熟翟氏铁琴铜剑楼、浙江归安陆氏百百宋楼及钱塘丁氏八干卷楼四大藏书楼相比,但足以与吴骞的拜经楼、孙星衍的平津馆相媲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