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

家乡区县: 武汉市江夏区

 武昌鱼学名团头鲂,是鳊鱼的一种,体型平扁,重一般三市斤以内,之所以叫武昌鱼,是因为它原产于湖北省鄂州市樊口,樊口一带古称武昌,所以人们又将团头鲂称为武昌鱼。樊口是武汉市江夏区和鄂州市境内的梁子湖与长江的连通口,江水可以由此倒灌进入梁子湖,致使湖内水质良好,水草丰富,适合武昌鱼的繁衍生息,使得武昌鱼肉质嫩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成为名贵淡水鱼,蜚声海内外。现在人们可将武昌鱼烹制成几十种风味不同的鱼菜,如清蒸武昌鱼、花酿武昌鱼、红烧武昌鱼等。还可以将其腌制腊鱼,味道也特别醇香。

  “武昌鱼”的来历 这要从历史故事讲起,公元221年,割据江东的孙权见曹丕代汉称魏帝,刘备亦在蜀称帝,遂作称帝的准备,自公安迁鄂(今鄂州),取“武而昌”之义,改鄂为武昌。229年,孙权即帝位,改元“黄龙”,迁都建业(今南京)。265年吴国末代君主孙皓又自建业迁都武昌,扬州诸郡百姓溯流供给武昌帝室、官僚消费,劳役烦重,怨声载途,甚至有人劫持吴主庶弟孙谦,抗议迁都加重了民众负担。左丞相陆凯乃上流引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极力要求还都,孙皓终于返回建业。这段史实使“武昌鱼”的名声大振,以此事人典的诗词历代多有,著名者如南北朝时诗人庚信所作《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 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

历代名流学者都有赞赏,它的名声也越来越著。
北周庚信诗:“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奉和就丰殿下言志》十首之一)。
唐代岑参诗:“秋来倍忆武昌鱼,梦魂只在巴陵道”(《送费子归武昌》)。
宋代苏轼诗:“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
宋代范成大诗:“却笑鲈江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鄂州南楼诗》)。
元代马祖常诗:“携幼归来拜丘陵,南游莫忘武昌鱼”(《送宋显示夫南归》)。
明代何景明诗:“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送卫进士推武昌》)。
明代汪玄锡还将其诗句题刻于壁间:“莫道武昌鱼好食,乾坤难了此生愁”;清代梁鼎芬因喜食武昌鱼,曾将其收房名为“食鱼斋”;一九五八年毛泽东同志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佳句一出,武昌鱼更是声著华厦,名扬五洲了。

武昌鱼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营养价值很高。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磷 烟酸,可以起到补脑和软化血管的作用。《本草纲目》中也写道:“鳊鱼,味美如牛羊,可调脾胃补五脏。”其实,鳊鱼最大的功能是助消化,积食、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多吃。精神困倦,不想吃饭的时候,喝点鳊鱼汤可以增加食欲。武昌鱼跟山药、芥子熬成汤,营养价值最高,《食疗本草》上面也有记载:“鳊鱼和芥子酱食之,能助肺气,去胃风、消谷。”

 

我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宋明慧,正在参加大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秀,我为我的家乡武汉市江夏区代言,求支持哦~
个人主页:http://wm23.cn/mynamesongminghui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5456675.html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u/3303133983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545887035,文章心情记录全是原创,欢迎私戳

宋明慧(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