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一个人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家乡区县: 北京东城区

是否长期一个人生活,这只是一个表象。真正起作用的是这个人的心态:是开放成长,还是固化,自我封闭。

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擅长一点:他们更擅长维持人与人之间最浅层的交往。这也是大众认为的“情商”的一种,因为他们看起来游刃有余,很吃得开。

但我想说的是,比这些浅层交往来说,对三观更起作用的一点:他有没有深层的交往对象。
我有见过一些朋友遍天下的人,交往久了,会发现很难和他们“交心”,他们把自己最核心的一部分隐藏在谁也触碰不到的地方。而我想说,这样的举动,无论对内向还是外向的人来说,是有些危险的。

一个人最重要的三观,都隐藏在这个别人不能轻易碰到的核心中。而过于隐藏和维护这个核心,会让三观更趋于固化,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周围的人也无法轻易的发现。过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旁人的辅助,通过自己的视角经历一些事,很有可能会在事后总结出一个"跑偏"的结论。一个又一个错误的结论累积后,可能会孕育出一个跑偏的三观。

在我看来,“慎独”中的“独”,说的不是这个人是否独来独往,而是说他在心灵层面,是不是一个封闭的人。无论内向还是外向,把自己的心灵和核心,适度的暴露一部分,和几个靠谱的人连接起来,是保证“三观”的重要支柱。比起是不是一个人生活,我更看这个人是否有一两个“密友”。

 

2破千了,好开心(∩_∩)

票数第二答案里那个张X,一个人独处十天不到就崩溃,我觉得是比较脆弱的吧,一个强大的人,没那么容易崩溃。

下面开始讲故事,主角就是我自己。

12年的时候我在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做移动的通信维护,有个特别偏远的乡的电出了问题,基站于是需要有人值守,一旦停电立刻发电不分白天黑夜,移动考核你懂得,然后我过去了,情况是:独自一人住在雪山山腰一个铁皮屋里,生活用水得自己向山上再爬200米左右,有个缓坡去弄融化的雪水,海拔在4千多一点吧,自己在坡上挖个坑,然后把雪水引流到坑里来,再拿个吃饭的小碗,一碗一碗的舀水到桶里,舀三五碗水之后手就会冻得失去知觉,于是换手再来,最后拿根木棍把水挑回去。短短200多米,要休息6次至少(高原你懂得)。

铁皮屋就是借用通信铁塔四个角落搭起来的,位于铁塔正下方,屋里有个电视,有个液化气罐子和灶,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什么电脑什么网络统统没有,我在那里宅了31天,期间未洗脸洗头洗脚漱口,因为水太珍贵,去一次取水感觉要半死一次,所以能省的都省了,夜里下冰雹下雨打在铁皮屋,声音巨响,狂风也特别大每晚都有,我感觉风一刮的时候铁皮都要散架了。声音特别恐怖。
我没有觉得三观跑偏,那段生活并不妨碍我现在当一个善良温厚小猛男,独处不可怕,没有外界参照以后的迷失才可怕,可能我意志力强大吧。

毕竟我是和party内部某些人渣较量过的嘛,就是征地拆迁那些,还曾经带着村民把县长堵得不敢出现,和他们的黑社会爪牙死磕,到现在已经5年了也还在斗争,上个月也还写信给中央巡视组。不过现在想法和最初不同,最初只是说要拿回我被强占的东西,现在更多是,希望为将来这个世界的美好,贡献我一点点微薄之力,能不能拿回损失不重要,我总要为我的国家,我的社会出力,路再难,也不可停下脚步。这是一个社会人的社会责任。

你看,怎样的环境,也磨不去我的愤青气质,哈哈。

最后爆图,是不是好文青浪漫哇 O(∩_∩)O~

最后来个这两天厕所装酷的,这下私信的妹子应该更多了✺◟(∗❛ัᴗ❛ั∗)◞✺,请忽视下半身,那个不是内裤

再加几张西藏拍的风景

最后这个他们给我说是格桑花,说看到的人都会得到幸福,然后我就拍下来准备以后天天看。。。
来你们也看看,大家一起幸福咯(其实我觉得它应该不是格桑花。。。)

wzm1231(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