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拉破车

家乡区县: 河南省滑县

生产篇

以前滑县农民播种用的最常用的农具——耩地耧,这是滑县当地的一种说法。还有用于长途贩运粮食的宏车,这种车子一直使用到解放初期,后来被胶轮推车、架子车代替了。 最让人惊奇是一个叫戳子的收麦工具,这个工具造型很独特。用戳子戳麦子速度很快,这戳子由一个人操作,把麦子戳下来后直接倒进身后拖着的一个装麦子的东西里,这个装麦子的东西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鸳鸯”。这个“鸳鸯”的作用就是在打麦子的时候是用来装麦秸用的,麦秸装满“鸳鸯”后,就推到一边堆成麦秸垛。说到“鸳鸯”这个名字,它的由来是男人在前面用戳子打麦子,女人在后面整理打好的麦子,体现了农忙时夫妻俩同心协力。讲解员介绍,这种收麦工具是滑县特有的,比较难得。 在生产工具中其中一个车子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太平车。这种车子是豫北平原地区最古老的用牲口拉的运输工具,要四头牛才拉得动,也有用六头牛拉的。它的特点是笨重而平稳,所以叫“太平车”。我们现在形容有的单位或有的人作风疲沓,常说“老牛拉破车”,这句话就是从这里发源的。这种车主要用来拉粪、拉土、拉庄稼,过去做买卖也用这种车,还有的人用这车来娶亲,现在六七十岁的老奶奶们就有坐着这种太平车被娶到婆婆家的。这种车从秦代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 还有一种车和太平车的使用年代基本相同,都是秦代发明的,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才废弃。用途和太平车一样,但它比太平车轻便,一般用三、四个牲口就可以了,但它没有太平车载重量大。因为多数是用马拉的,所以叫“马车”。不过,赶马车一定不能忘了用鞭子,如果不用鞭子,那就应了滑县人的一句俗话:“赶马车不带鞭子——拍马屁。”专门用来指责那些溜须拍马的人。时间再往后推,就是汽马车了。汽马车的用途和太平车、马车都一样,但比前两样车轻便多了,从民国后期一直使用到改革开放,被四轮、三马所代替。 

忆瑶(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