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既苦又累的刑侦第一线,他一干就是8年;在我区公安系统的光荣榜上,他的名字如明星“出镜率”高;他因为屡破案件被称为“破案能手”。他就是区公安局曹娥派出所刑侦中队中队长华烨峰。
2007年从警校毕业后,华烨峰就进入曹娥派出所,成了一名民警。由于工作出色,2012年,被提拔为刑侦中队中队长。不论工作职位如何晋升,华烨峰时刻没有忘记“多破案,快破案,破大案”的职责。正是这沉甸甸的责任,让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他曾荣获年度侦察破案标兵、年度执法办案之星、年度信息应用之星、“破命案、除四恶、打两抢、追逃犯”攻坚行动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人民安全“守护神”
提起华烨峰,曹娥派出所刑侦中队的同事们都说最“怕”跟他办案,因为那绝对是一个苦差累差,两三天不睡是常事。但他们也最爱跟着华烨峰办案,因为“那种苦和累最见成效”,特别能让人学到东西。
2011年,华烨峰刚刚调到刑侦中队,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案子。当时,有一名女子特意从福建赶来报案,自称被上虞男子王某诈骗。王某以合伙包工地做生意需要大量资金为由,陆续向该名女子借了50万元。但在取证过程中,华烨峰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王某似乎预感到将有事情发生,居然将身边所有的线索都切断了,他自己也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了。
案子一度进入僵局,但华烨峰始终不肯放弃,他多次来到王某所在的村里,向村民们打听王某的下落。可村民们怕招来麻烦,谁也不愿意透露信息。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华烨峰凭着一股韧劲,跑遍了上海、杭州等地,凡是跟王某接触过的人,他都进行了大量证据收集,不放过任何跟案件有关的线索。通过三个多月的缜密分析和调查,他们终于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从村委那里打听到王某曾在沥海镇的一家搅拌车厂工作,并了解到嫌疑人离职后一直借着同事的私家车。通过轨迹追踪,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的位置,并成功将其抓捕归案。
宝剑锋从磨砺出
从警以来,华烨峰以“以警为先、以案为令”为座右铭,时刻坚守“多破案、快破案、破大案”的职责,成功破获各类刑事案件数百起,移送起诉犯罪分子200余人。因为屡破案件被称为“破案能手”。“案子办得多了,自然就有了一定的敏感度,积累了一些经验。”面对领导和同事的夸奖,华烨峰总是这样谦虚地说。
2014年年底开始,上虞开发区附近发生多起敲车窗案,涉案金额达数万元。接到报案后,华烨峰带领刑侦中队开展侦查工作,调取案发现场视频资料,仔细询问被害人,在基本掌握这一犯罪团伙的活动规律后,开展案件串并和网上作战研判,初步断定这个犯罪团伙有4名成员,每次作案砸车盗抢时4人望风、下手、接应,分工明确。经连续几晚不眠不休的视频追踪和轨迹研判,华烨峰终于掌握了嫌疑人的体形特征和基本活动区域,随后立即带领队员前往围捕,最终在余姚、贵州安顺等地将案犯侯某等4人抓获归案。
2015年4月16日早上,上虞开发区金桂苑小区内发生两起入户盗窃案件,涉案金额将近20万元。接到报案后,华烨峰立即带领队员到现场实地勘查。通过细密勘查,华烨峰发现了两起案件均系爬窗入户盗窃作案的手法,与近期辖区内发生的案件串并分析后,发现与4月9、12日发生的案件作案手法极为相似,于是展开串并调查。经综合研判,4月16日下午最终在杭州一宾馆内将案犯抓获,并追回赃款赃物。
随着一个个大案、要案的成功告破,华烨峰和他的队友们成功打掉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还给了人民一个祥和的治安环境。
铁骨柔肠铸警魂
看上去性格刚毅、不苟言笑的华烨峰,内心却是侠骨柔肠。2008年,年仅24岁的华烨峰主动报名前往青川县参与抗震救灾。华烨峰说:“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比其他人更有责任参与到抗震救灾一线。”
当时,华烨峰与其他7名队友同住一个帐篷,条件非常简陋,余震不断,房屋倒塌严重,村庄随时都有被山体滑坡埋没的危险。但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华烨峰尽力做好地震灾区的治安维护,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现在回忆起来,华烨峰都觉得当时经历的一切依然历历在目,不过正是那份经验,培养了他坚毅的性格,让他在刑侦的岗位上能够越走越远。
紧张的警务工作,使得华烨峰长期缺少睡眠,身体也出现了不少毛病,腰腿痛、胃病,一遇特殊天气就犯病。同时,他陪伴家人的时间也特别少,因此每每提到父母、岳父母、妻子这些家人,华烨峰总是心存愧疚,特别是在一对儿女培养上,更让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儿子不要让我抱的,一抱就哭。没办法,我们工作性质决定了不可能兼顾到家庭。不过幸亏家人给予了我理解和支持,让我在刑侦一线能够勇者无畏。”华烨峰认为,作为一名刑警,破案就是天职,同违法犯罪斗争就是使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