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战役(2)

家乡区县: 江苏省泰兴市

新四军八路军向苏北方向的发展

1937年10月,经中共中央的努力,国共两党代表团多次谈判,终于达成协议。12月国民党政府军政委员会宣布南方八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南昌。2月上句,军部命令江南各游击队到皖南歙县岩寺集结整编,江北各游击队分别在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坪和河南确山竹沟镇集结改编。全军编为四个支队共1万余人。
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各支队自1938年2月开始向皖南皖中集中。3,4月间,第一、二、三支队分别到达皖南岩寺。第四支队于皖西霍山县流波墥会合后,进到皖中舒城地区。4月4日,军部由南昌进至岩寺。随后,各支队进行整编训练,随时准备开赴华中敌后抗日。
这时,苏浙皖大部地区己成敌后。国民党在苏南、苏北沦陷区内,部署了相当数量的正规军作为骨干,同时指挥大批地方保安团队,还组建和收编了众多的游击队,开辟了多块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坚持了较大规模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全国抗战爆发前后,青浦、嘉定、无锡、江阴、丹阳等地,我党坚持秘密斗争的党员、被释出狱的党员、进步青年及爱国人士,纷纷组织武装进行抗日保家的斗争,群众性的抗日运动蓬勃兴起。中共江苏省委和中共安徽省工委派出党员到一些游击队进行工作,并掌握了部分武装。这些表明当时主客观条件相当好,它为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开展华中敌后抗战创造了极好条件。
但国共两党虽然因为日本侵华而实现了妥协,双方却都对对方高度戒备和防范。
如1937年八路军129师政委张浩在延安演说时说:“提出与反革命合作,真是难过万分,尤其是对于反革命头子蒋介石,更是誓不两立的”,但“共产党是国际的党,他的战略与策略及一举一动,是不能脱离国际的……(合作后)以无孔不入的手段来组织群众影响群众及争取群众,以扩大强壮有产阶级革命的军队和后备军,以待必要时,实行无产阶级的专政,以到社会主义社会之实现。……见到革命到了高涨的时候,我们的策略马上就要改变。”1938年初,国民党获得张浩讲话的小册子,经蒋指示大为印发,分送给国民党临全大会代表,意在为国民党人敲警钟。
新四军成立后,南方红军及其游击队集中为新四军四个支队和一个特务营陆续调离原地,集中到皖南和皖中指定地区后,其所设立的以照顾官兵眷属为目的留守处,就成了国民党地方当局防范的重点。因为这些留守处事实上又多负有中共在当地的组织联络宣传之责,从事着“秘密吸收党员发展党组织,介绍青年参加新四军或投奔延安”之类的工作,最易引起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敌视与嫌恶。
国民党的担心并非没有根据。八路军是在1937年8月下旬改编,随即先后出发至华北抗日前线。3个师出发时的确实人数约为34000人,九十月间因行军作战等原因且出现减员。10月以后开始着重于扩兵发展,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到12月底已扩军到92000余人,还发展了游击队25000人。1938年底,八路军进一步扩展到16万人左右。在此期间,八路军先由陕北一隅之地,按照蒋令加入阎锡山第二战区,在山西地区参加对日作战。后山西大部沦陷,八路军遂留在敌后农村建立根据地,立稳脚跟后即开始分兵跨出战区,以游击方式进至河北、绥远,随后更进入山东敌后农村,创建根据地,这时已开始准备着手向华中敌后地区发展。由于它完全针对敌后空虚的情况自由行动,不受战区约束,不受进入省份原省府的管辖,自行组建诸如冀中、冀南行政公署和晋察冀边区政府等名义上隶属于中央政府,实际上独立自主的地方政权,发动民众,建立民众武装,其在华北敌后迅速取代了国民党的地位,成为除了日本占领军以外最具影响的力量。
中共军事力量据有割据之区一年增加数倍,这不能不引起蒋介石和国民党的高度紧张。为阻止八路军进一步扩张,蒋曾下令不许部队跨越战区,并特别选派在河北有相当人望的鹿钟麟担任省主席,设法逼八路军退出河北归还第二战区。
国民党对共的敌视心态在国民党将领与蒋介石往来的电文中体现得很明显。在他们眼中中共的行动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以便在将来能取国民党而代之。鹿钟麟的电文就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八路军“自去岁春间派遣东进纵队入冀以来,假抗日驱伪之名,实行搜枪扩军之举”,八路军“无所不用其极,对友军则威胁分化,希图隶属改编,以抗日为名,而行植党扩军之实”。中共在洛川会议提出的“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的全民动员,国民党认为中共的这一政策“近为培植势力”,其目的是“企图创造将来改变革命之核心”。由敌视自然要产生防范,特别是对中共军队的严格控制。1938年12月29日,彭德怀提出“在八路军任主力的地区,友军及地方武力,应受八路军指挥”,同时为便于抗战,“华北行政区应照军事关系重新划分”,“各行政区主任,以各该区最高军事指挥官兼任之”。这种使中共势力扩大的事情,国民党是不能接受的,故国民党军令部研究认为,“八路军不可在既定战区内活动,宁可另划一战区归八路军负责”,并以“因八路军长于游击”为理由,将八路军分散在各交通沿线。为防中共势力扩大,又给八路军划定区域,“不得在划定区域以外活动及派遣游击队”。
1939年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坚持了继续持久抗战的立场;在强调重整党务、恢复党誉的同时,在国共两党的关系上,确定既合作,又限制的防共、限共、溶共的方针。11月11日,国民党召开五届六中全会,又把以往的政治限共为主、军事限共为辅的政策,转变为军事限共为主、政治限共为辅的反动政策。
(摘自百度搜索和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taixing.htm)
虽然我没有生在那个年代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的苦,也不知道打仗多难也不晓得为什么打仗。但是我们中国为什么会反击,原因很简单嘛?就是别的国家的人来侵犯我们,使我们穿不好、睡不好每天都活在心惊胆战当中,所以我们国家做的是对的,支持我们的大中国。

+张慧(2014-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