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十日的早上,心情急迫的雷主席6点30分召集大家开车朝肖堰赶去,去寻找合适的拍摄点拍摄绎王寨,顺便看看山寨名册中的龙凤观寨。在肖堰街上过了早,约了肖堰文化站都启银站长一起出发了。
都站长是肖堰本地人,前两年全镇进行文物普查时还对古山寨进行了考察,考察收集的材料被文物专家带走,他手上少有这方面的资料。今天上午我们要拍照的绎王寨在250省道路边就能看到,而龙凤观隐藏在高山之巅,它寨观合一,以前都站长在另一考察组,未能去考察到它,还不太清楚这座古山寨的情况。
我们顺着公路出了肖堰镇约三四公里的位置就到了目的地的山下。问了山下的农户,指出了上山的路,我们就随着都站长开始上山。
这座山山梁呈U字形,开口向东,龙凤观在U字形的北面山顶,在U字形的南面山顶则为绎王寨。雷主席说,我们上龙凤观山顶的目的是利用这座山高于绎王寨的位置,借上午太阳的侧逆光去照绎王寨,至于龙凤观(海拔783米),我们顺便上去看看。
我们先沿着山坳干水沟向上走,上了近半个小时,转向北面的山向上攀登。山上长满了杂树,多荆棘,且岔路多,这是我们想不到的。都站长根据经验带着我们向上爬,可是上了半小时后发现前面没有了正路,想回头已是不可能了。我们学着楚先人披荆斩荆,开路攀爬而上,衣服和手脚免不了受到荆棘的挽留,手上留下道道伤口,枯叶钻进衣服里让人浑身不舒服,鞋子里落入枯叶和着石子硌着我们的脚。多亏了都站长拿着砍镰在前面开路,我们三个背着沉重的摄影设备跟着他艰难地走走停停,辨方向,识好路。
我们在矮树空里,荆棘丛中,不管山顶还有多高,一门心思地向上攀爬,坚信最终一定会到达山顶。身上早汗湿几遍了,二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征服了这座山。站在寨墙脚边,看着彼此的狼狈样大家都笑了,但大家心理却像得胜的将军一样自豪。李建林经理说:“跟着你们,我体会到一张好照片背后摄影人付出的艰辛。当人们看到照片上精彩的图像时,怎么会想到我们上山经历的风险和流下的汗水呀!”
我们到达的地点是龙凤寨的西头,月城下。三米多高的寨墙横在我们面前,我们只好沿着寨墙的南侧脚下向东走找寨门。这座山寨的寨墙保存得十分完好,出乎我们的意料。南侧的寨墙高处达五六米,很壮观,令人震撼。走到山寨的东门,我们看到了门框上石门枢洞和安放门栓的石洞。进门,眼前是完好的石屋建筑,只是没了顶,有的地方还可以看到散落在地的黑瓦片。东西走向的石屋排列得很整齐,我随意数了一下,到龙凤仙观的位置有十二间房。龙凤观是室内面积只有近十个平方米左右的道观,原观内供奉的是真武大帝,建于何时已无从可考了。门高近一米八几,门楣石条上刻楷体“龙凤仙山”,两侧门框为“镇北声灵昭日月,定西气节壮山河”的对联,字体丰满有力。约二十厘米高的石条门槛,门槛外有一完好的石香炉,石香炉的左侧为三眼碑座,右侧为文字朝上的石碑,碑名为“剞劂碑碣”,刻于清嘉庆六年。我在这里清理碑文,拓了一张纸,把门眉的横联也拓了下来。
观内的供案上没了神像,供案石板也断塌了一半。在入门左侧的南墙上靠着一块大石碑“永结善缘”,是块功德碑,清光绪三十四年立的,我清理了碑面,雷主席作了拍照。
当我拓在碑上的宣纸还未干时,听到远处的都站长喊:“雷主席在前面又发现了一块碑。”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为一般字碑摆放在庙观的周围。
我未等宣纸完全干就揭下来了,匆忙收拾好东西赶往那碑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主寨门外三米处坡下的月城内有一块残碑,破成数块。我先清理出每块上的文字,意外地发现竟是民国时期的碑刻,碑头只剩“民攻之”三个字,还缺一个字。碑文内容大致说当年贺龙红军(南漳本地参与荆山暴动的共产党队伍)先攻打了五堡寨,接着来攻打龙凤寨。当地民团与国民党剿总部队在此与贺龙红军激战,红军战事不利,伤亡无数。这块碑可能是后来的山民认为是国民党刻的,用于纪念打胜红军,所以气愤不过把它给砸了。我们在月城里到处搜索没有找到所缺的部分,只好将那仅有的四块拼到一起,然后拍照收集。
像龙凤寨有月城的山寨,这几天来我是第一次看到。月城磊砌的高大而厚实,我们走上宽阔的月城墙,站在墙上照了几张照片留念。我们原来是想站在龙凤观上远拍绎王寨,等我们站在山寨的最高处向南眺望绎王寨时,却只看到它高耸的寨门,稍露出一点的寨墙,拍摄效果不理想,这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我估计寨内有三十二间房,都站长说不止,有四十几间房,我不相信,向北一看,原来是我数漏了北面的一趟房子,山寨不是我认为的那么小。龙凤寨的寨墙垛口下砌有挡雨石板,整个建筑的完好程度和规格之高超乎我们的想像,规模也是比想象的要大,试想当时的人们建筑这个寨子要花费多少的人力和财力啊!大家都大感意外,都站长更是感慨万千:真是想不到,我们肖堰还有这么大,保存这么完好的寨子!
我们从寨的西北门出寨,找到了好走的路。顺着山脊走,下了一段山,再向东回望龙凤观寨,龙凤观寨雄踞于高山之巅,明亮的阳光中,多彩的密林包围下,露出的寨墙更显巍峨壮观,气势不凡。在这里,意外地发现一个极佳的拍摄角度,摄影家们惊喜若狂,不断变换拍摄点,留下许多难得的精彩照片。上龙凤观寨的艰难辛苦被这意外的惊喜化作云烟,让大家真正体会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含义。
已过了中午时分,都站长的夫人早就安排好了饭等我们下山用餐,打了几遍电话。我们深感上一趟山不容易,就顾不上下山吃饭,沿着山脊向东南方面的绎王寨进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