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乐

家乡区县: 云南省永胜县

丽江古乐编辑
丽江古乐,是丽江当地特有的民族古乐形式。渊源于汉族的佛教和道教丝竹乐,衍变而成的“洞经音乐。由在明代汉族传入纳西族地区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相传为宋乐。据说这套古乐曲原先只有“神州”与“华通”两大乐章,后又根据其基本内容与旋律逐渐分出了50余首曲调。民间艺人们经常演奏的有清河老人、小白梅、山坡羊、万年欢、水龙吟、漫五言、一江风、柳摇金、步步娇、十供养等20余首。乐曲中既保留有汉族江南丝竹的清丽韵味,又渗进了纳西族民间乐曲粗犷、豪放的风格,形成了十分独特的格调。
中文名丽江古乐
外文名无
地 区丽江
类 别当地特有的民族古乐形式
目录
1简介
2附录
3音乐门票
4传说
5出场阵势
6欣赏
1简介
编辑

现在,有许多支以演奏这套乐曲为主的古乐队活跃在丽江一带城乡,旅游观光客人已把欣赏“丽江古乐”作为到纳西族地区旅游的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有的古乐队还远赴昆明、广州和北京等地举行专场演奏会,并应邀渡过重洋到欧美诸国演出,受到了听众的欢迎和赞誉。
2附录
编辑

《散文:丽江古乐》

游山玩水往往是猎奇心理从众心理在作怪。听到哪里有稀罕物事,马上就蜂拥而至。就如吃珍馐,并不是因为口感好;登泰山,并不是知其人文深厚;看画展,并不是能体会绘画的精妙。之所以去,多半是冲着少或奇。所以当听在彩云之南有一座叫丽江的古城,在那里能够听到古代(唐宋明清)的音乐,而且全国全世界只有这个地方能较为原味演奏时,我的内心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觉得丽江是一个一生必须去的地方。
3音乐门票
编辑

是印刷精美的一本小册子。里面是对演奏内容的中英文文字对照介绍,还附有大量的中外名人与古乐队的合照,古乐会长宣科在上面出尽了风头。宣科被称为奇人(出生贵族,当过教师,关过监狱,后又组建古乐队,扬名中外),既然奇就有卖点,有卖点就有市场就有经济效益。许多人都为较高的票价咂舌,不过在我却认为票有价而古乐无价。比如说音乐门票前面第一首就是由唐明皇制作的《霓裳羽衣舞曲》的姊妹篇《紫薇八卦舞曲》。有得听,就得念佛!
4传说
编辑

说是演奏厅其实是一个纳西族的普通院落。古朴中有些简陋,是由一天井改造而来。上拉透明塑料胶布,下设座位。座位的质地有几种,方位也有几向。价格也主要是由方位决定。毛估了一下,有三百六十多座,而且座无虚席。演奏之前人声嘈杂,夹着方言,中外一堂,甚是热闹。
正前方为演出场地,其横梁上挂着一排老人的黑白照片。不用说都是古乐队中逝去了的老艺术家。其左,支起直径两米左右的一面大鼓,漆以鲜红色,蒙以整牛皮,甚是醒目。紧挨大鼓,摆开几排椅子,有古朴的太师椅,有现代的木凳。几排椅子就有几种样式,拼凑痕迹严重。木椅中间摆放着一些乐器。计有黄铜的小钹、小铃、摇铃、铙、云罗,牛皮的小鼓,雕花的古筝,黑漆的笛、芦管,木制的琵琶、三弦、二簧、胡琴。值得一提的是,中间穿插有现代的元素,有扩音的麦克风和大瓦度的照明设备。这种格局美真是穿越时空,形式上却是一盘大的杂烩,给人的感觉有些杂乱。抬起头来,看看四周,四合院左右两侧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锦旗,上边所写,都是溢美之词。其中唯有一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印象深刻。

李玉梅(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