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留耕堂位于番禺区沙湾镇。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后几毁几建,现规模是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的,比广州陈家祠(建于1890午)早了170多年。沙湾留耕堂又名何氏宗祠,是沙湾何氏宗族的大祠堂。“留耕”两字取自“阴德源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意即建祠造福后人。
沙湾留耕堂的主要特色是柱多、雕刻精、书联丰富、气势雄伟。留耕堂计有112条石柱和木柱。这些木柱的原料,当时是从东南亚国家采购回来的。在雕刻方面,留耕堂保留了非常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灰塑,体现了岭南庭园的精巧的建筑艺术。
沙湾留耕堂占地3300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依次为大池塘、大天街、山门、仪门(牌坊)、丹墀(天井)、月台(钓鱼台)、享殿(象贤堂)、寝殿(留耕堂)及东西庑廊和衬祠。
留耕堂长期以来以其恢弘的建筑气势,高超的雕刻艺术,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而受人青睐。
留耕堂
留耕堂年代久远,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造工精巧,是遗留至今且保存完好的粤中宗祠的经典之作。留耕堂以柱多出名,共有石、木柱112根,是一座综合性的艺术之宫,集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于一身,因年久失修,屋宇日渐衰颓。后经区初老同志提议重修,于1986年由省、市、县、区各级拨款,历时两年,耗资百余万元按原貌修复。
留耕堂有关对联
见祖孝精神洋洋如在,来子孙瞻仰永永勿忘
荫德原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
世泽衍庐江福地心田开五岭,家声承水部诗风文采接千春
远祖列十郎历代衣冠雷作述,本支蕃百世一堂少长话耕耘
书香郁郁光前烈,世泽绵绵洽后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