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葱做出大事业

家乡区县: 武威市民勤县

     沙葱,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誉为蔬菜中的灵芝。大坝乡八一村土生土长的叶长炼高中毕业后,上过水库、修过干渠,开过荒地、搞过收购,却从没想到自己会和这小小的沙葱结下不解之缘。更没想到,因为这小小的沙葱,他会被聘为县农民技术员,还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十大农民科技明星”, 说起叶长炼的沙葱缘,镜头应该聚焦在2007年:国庆长假过后,他和同伴深入沙漠腹地捋沙葱。没料想,在烈日的暴晒下刚出土不久的沙葱茎叶都枯萎了,在同伴的埋怨和叹气声中叶长炼萌生了把沙葱引种到自家田地的想法。回去后在网上搜索到左旗温室种植沙葱成功的消息令他兴奋了一整个晚上,这是一个好机遇,说干便干的他立马动身到内蒙学习考察,发现棚内沙葱长势不错,收入喜人。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靠温室种植沙葱闯出一条致富的路子。

     叶长炼说,2008年春,刚一解冻,他就走酒泉、创左旗、上武威去拜师取经,学习掌握温室生产反季节沙葱的关键技术。回来后在县乡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下,他狠下决心,向银行贷款3万元,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8万元,当年搭建10座日光温室,走出了沙葱种植的第一步。当时,大多数人都怀疑,沙葱天生是在山里或沙滩上长的东西,放到棚里长,能行吗?

     当年秋天,他的10座大棚全部种植了沙葱。刚开始还好,从生根、发芽到出苗、灌水都没有问题,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到11月份,所有的沙葱都进入了休眠状态,直到次年春天才发芽,当年几乎绝收。“一定要把沙葱冬眠的问题解决好!”暗下决心的叶长炼在2009年春天,再次和乡农技人员一道请教专家、查阅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采用冷刺激的方法成功解决了沙葱冬季休眠的难题。同时,善于思考的他在棚内安装喷灌设施,形成“人工降雨”的小天地,完成了野生沙葱的人工驯化。3月底,出苗了,看着那茁壮成长、青翠欲滴的沙葱长势是那么喜人,叶长炼欣慰的笑了。2010年元旦,他的首茬温室沙葱开始上市,每棚每茬产250公斤,每公斤以20元的价格出售,每棚收入5000元,10座棚全年产4茬,收入高达20万元。

     小沙葱,大产业2010年,注定是叶长炼的“收获年”。 他注册成立了长炼沙葱专业合作社,还开通了网页。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沙葱走上节日餐桌,成为馈赠佳品,叶长炼盯住绿色食品认证和产品包装下功夫。他先后投资6万元,设计定做了精美的礼品包装盒,参加了绿色食品认证培训和产品认证的取样、化验和检测工作。他的沙葱不仅在周边的金昌、右旗、武威、兰州等城市畅销,还远销海口、成都、北京、广州,叶长炼成了远近闻名的“沙葱王”。

     现在,前来向他学习的农民络绎不绝,他总是毫不保留的把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在县农业科技部门的支持下,他深入全县13个乡镇,举办沙葱产业培训班20多场次,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并在三雷、东坝、泉山、收成等4个乡镇的4个村成功种植沙葱62棚。2011年,被评为“设施农业建设先进个人”的他,准备今年剩下的地块全部栽植红枣,争取在全县 “2311”农业结构大调整上再先人一步、快人一拍!

wang.fei(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