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水诗苑

家乡区县: 淇滨区

从地图上查到了淇水诗苑,知其位于城区淇水东岸,淇水大道西侧,湘江路以南200米处。诗苑分为先秦篇、秦汉篇、明清篇、现代篇五个篇章,包括九曲竹蹊、诗韵舞台、瞻竹轩、一壶映月、咏诗台、明代诗词广场、诗歌长廊、游人诗庭、园路等34个景点。

对于喜好文字的我们来说,当然要去参观。好在路途不远,下得车来,沿淇河前行,不久淇水诗苑便展现眼前。诗苑围绕《诗经》中悠悠淇水的千古传唱,将古典与时代相结合,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古典文化符号与现代标识相结合,使每一位走进诗苑的游客和市民都能感受到淇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淇水诗苑是我国第一个《诗经》为主题的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清淇湜湜,绿竹猗猗”,漫步于淇水诗苑,宛如走在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卷中。此时正是花开时节,碧桃、樱花、海棠、紫荆、丁香竞相开放,游人行走在花丛中,笑靥也如花般艳丽。

在防腐木搭建的古色古香的诗歌长廊中,闲庭漫步、品吟诗词。走累了,可以来到瞻竹轩,在朱红色的凉亭下稍作休憩。瞻竹轩东面,是蜿蜒曲折的园路。脚下所铺的仿古砖,砖与砖之间留有空隙,小草葱茏,路都是绿色的。

瞻竹轩西面是“一壶映月”,从外形上看,整个水池景观像一个水壶,在水池中间有一条园路将水池一分为二。月明之夜,池中两月相映成趣,故名“一壶映月”。从名字到景观都富有诗意。”不远处是咏诗台,亲水平台上有两组坐凳,供游人在此品茶、作诗,观赏淇河旖旎的风景。

石壁上介绍:“淇水诗苑以《诗经》为主题,融淇河诗文化、淇河风情、鹤壁人文于一体,更是中华诗苑,是展示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的一个缩影,共收录了各时期诗词1500余首。”走进诗苑,被各种诗词吸引,惊叹书法之异彩纷呈:或游龙飞凤,或端庄清秀,或俊逸洒脱,或奔放豪迈……不住地照相,竟是照不尽万般风格!

来到明代诗词广场,“梅兰竹菊”四君子浮雕展现在眼前。“浮雕主要是采用了象征飘逸淡雅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古代文人喜欢将梅兰竹菊人格化,将花木的自然特征与人的美好品德结合起来,赋于其品格生命,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也凸显了明清篇的主题——诗与君子。

除了诗词文化,还有一些景点以图腾、雕塑等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情感,比如“淇河渔翁”、“淇河洗衣女”等,“淇水人家”组雕,均体现了最原始的淇水文化。

整个淇水诗苑就是淇水文化的一个立体缩影。不仅营造了淇水生态,创建了诗意风情,还承载了城市历史,传颂了诗歌文化,提升了城市精神。诗苑为鹤壁城市建设提升了品位。我一直感叹:南阳最应该沿白河建一处“白河诗苑”,因为中原南阳的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更可以打造“中华第一诗河——白河”的文化品牌啊!

我和同行的老师们边欣赏边照相,恨不得把这里的一切都带走。感叹这如画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完美结合。几个人临河而坐,轻闭双眸如诗如画的景色便流入心间,那一刻感觉人生真的很美好!不禁诗兴大发:“ 雨晴丽阳俏,暂将琐事抛。 河畔欲乘风,心爽自逍遥。柔柳翠欲滴,紫薇吐新苞。娉婷倚花笑,幽香诗壁飘。”

淇河文化融淇河诗文化、淇河风情、鹤壁人文于一体,展示鹤壁千年文脉,是淇河先人们赐予淇河儿女的一笔价值连城的精神财富,它是一座蕴藏丰富的文化宝藏。难怪文友说我“乐不思阳”咯!

属于我的小城大爱(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