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四线城市电商需求的崛起,京东研究院副院长金恩林分析,电子商务对于日常消费品比较匮乏的地区,是一个巨大商品库的补充,同时价格又非常有竞争力,而且质量是农村或者四五线城市比不了的。由于传统零售业的不发达,偏远城镇地区的消费者在当地购物时要忍受高价,而且由于市场不规范,这些地区往往充斥着诸多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所能得到的售后服务也较为欠缺,而通过网络,四五线城市及农村消费者可以方便地选购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产品,而且通过网络平台的充分竞价,电商提供的价格具有极大优势。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2014)》也显示,农村居民对网购的接受率达84.41%,人均年网购消费额在500~2000元人民币左右,预计到2016年,市场总量或将突破4600亿元。
然而,报告中也指出,目前三四线城市的电商供应,相比发达地区的一二线城市还有差距。比如京东POP商家(指第三方卖家借用平台来销售商品)的区域分布目前高度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广大西北内陆地区仍留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除了京东,阿里巴巴也正式推出了“千县万村”计划,准备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而苏宁2015年也计划建成15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并计划在5年内建立10000家,深入全国乡村。
不过,四五线城市和乡村地区的消费者虽然消费意愿旺盛,但是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如何使这部分消费者敢花钱是电商必须面对的难题。对此,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关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