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铺乡:冬闲人不闲 家家忙挣钱

家乡区县: 梁园区

“春种夏管、秋收冬闲”是过去农民一年的生活写照。眼下正值冬闲时节,在梁园区水池铺乡各村落的大街小巷里却找不到一个晒太阳、打麻将的闲人。该乡的农民有的搞蔬菜种植,有的去“农家书屋”学技术,有的到企业打工,呈现出“冬闲人不闲、家家忙挣钱”的新景象。 蔬菜温棚致富忙 11月30日,笔者走进了水池铺乡尚楼村蔬菜大拱棚示范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立即映入眼帘:一座座日光温室整齐排列,一个个塑料大棚透着绿色,菜农们正在忙着摘菜,大棚里辣椒、西葫芦、西红柿、茄子等各种各样的蔬菜应有尽有。在蔬菜大棚里干活的菜农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有的还脱掉了御寒的外套。“俺每天一吃过早饭就来到蔬菜大棚里,给番茄秧整枝打杈,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干了农活。如今,俺这两个蔬菜大棚一年纯收入8万元是不成问题的。”正在大棚里忙活着的菜农裴小河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该乡党委紧紧抓住该村地处市郊的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乡政府还聘请蔬菜技术员长年驻村当“技术顾问”,给农民做技术指导,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村党支部积极引导农民通过转让、租赁等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组织农村能人连片开发,使大棚蔬菜种植逐渐规模化。菜农在种菜过程中,施肥用农家肥,治虫用废沼气液,从而保证了所产蔬菜无毒无公害,深得消费者青睐。目前,该村上市的樱桃、西红柿、黄瓜、茄子等都供不应求,同时也让菜农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农家书屋”里“淘宝”忙 “真想不到在‘农家书屋’能读到这么多的科技书籍,自从有了‘农家书屋’,俺种苹果树心里更有底了!”正在本村“农家书屋”里“淘宝”的吴楼村青年农民王青峰高兴地告诉笔者。这是该乡农民热衷“农家书屋”里忙“淘宝”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水池铺乡已经有21个行政村建立了“农家书屋”,这些书屋正成为农民进行知识“淘宝”的好地方。 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把“农家书屋”作为重要的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该乡有21个村在市、区文化部门的帮助下相继办起了“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藏书都在4000册以上,音像制品700多盘,还配备了藏书架、报夹、桌椅等设施。书屋里的书籍种类涉及政治、历史、科普、法律、文学、教育、医学、农技、少儿读物等,可谓是一应俱全。 为“农家书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村干部义务担任“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制定登记制度、借阅制度等,坚持“自主管理、无偿借阅”的原则,采取流动交换阅读的办法,实行免费借阅,保证书屋运行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农闲时候,农民到这里读书看报,自娱自乐;农忙时节,这些“农家书屋”更成了村民学习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的大课堂。 吴楼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吴杨说:“现在,村里打麻将、‘斗地主’、闲聊天的人少了,到‘农家书屋’借书的人多了,农民冬闲去书屋‘淘宝’成了村里的新时尚。” “门口工厂”上班忙 “农忙时节干地里活,农闲时节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每月能多收入1000多块钱,‘门口工厂’为咱这些留守家庭提供了就业机会,真好!”11月30日,家住水池铺乡孙庄村的女青年汤爱阁提起在村里木板加工厂上班的事,一脸幸福

姚大纯 @(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