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药发木偶”

家乡区县: 温州市龙湾区

在以前,如果你走在温州泰顺的街头你可以看到“药发木偶”这项传统艺术的演出。那么什么是“药发木偶”呢?

药发木偶源于宋代的一项烟花杂技,是以火药带动木偶表演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曾一度被认为在国内早已失传,研究人员考证后认为,长期以来存在于浙江泰顺汉族民间的“放花木偶”即为药发木偶。自清朝中叶从福建传入,至今完整保留起制作、表演技艺。在一根长度为13至15米的毛竹竿上,隔层装置特制烟花轮和身穿光腊纸服装的木偶,当最低层的烟花轮引线点燃后,会逐层喷放艳丽火花,带动木偶表演。只在庙会、祭祀等重大节庆活动时举行。演出内容有《西游记》等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剧目,也有流传于本地的一些剧目。

                 

晴朗的夜晚是表演药发木偶的最佳时光,那时,事先获悉的三乡五村远近几十公里的乡民们便早早地来到表演地,当远远看到一树耸天而立的药发木偶时,乡亲们就说不出的兴奋。每当庆祝活动接近尾声或是木偶“神戏”演到最紧张的时候,大家先是听到“滋滋”的声响,紧接着就闻到一股火药味,循声找去最低处那担木偶已燃着,瞬时,只见纸盒里的木偶依靠焰火喷发的冲击力跳出纸盒悬挂在空中或腾、或跳、或飞、或舞、或翻跟斗,个个形象逼真甚是可爱;与时同时“烟花轮”也层层朝天燃放,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宛如艳丽的树花,把夜空照的妩媚多姿,就这样持续20分钟左右直到烟花熄灭。

                           

泰顺药发木偶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浙江省汉族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木偶艺术有五大类,其中水木偶和药发木偶曾一度被认为在国内早已失传,几百年来承传不断的药发木偶在泰顺发现,为我国木偶戏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例证。

长期以来,药发木偶对丰富泰顺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都产生过重要作用。如果加强对这一珍贵的汉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将继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如今,传统的药发木偶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汉族民间的许多风俗已悄然隐退,药发木偶的演出市场近十几年来一直在缩小;一些药发木偶的艺人年事已高,很少继续从事此门手艺,且此项技艺收入不高,年轻人不愿承传,致使药发木偶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公安部门禁止民间擅自制作和使用火药,是药发木偶在这几年几乎绝迹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这项技艺能否重获新生最关键的瓶颈问题。

 

如果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特殊管理和批准,濒临消亡的技艺还是有可能重新获得生命。我们应当鼓励药发木偶艺人继续授徒传艺,培养新一代的艺术人才,使这门藏在深山的珍贵汉族传统手工技艺获得生存之地,继而拥有一片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ye(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