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西北水乡重镇瑞洪镇。瑞洪历史上以“闽越百货所经”而置镇,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现在是鄱阳湖周边县市物资集散中心,尤以水产品丰富闻名遐迩,有“余干小南昌”之称。不少名人曾居瑞洪,明太祖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时,曾在这里睡过觉,礼部尚书李廷机贬居瑞洪时以施茶为乐,大学士张瑞图曾立茶庵,并书“妙觉地”三字于此,清女诗人钟令嘉侨居瑞洪韩康药店,生蒋仕铨,并断竹教子,为世人留下一段佳话。镇内旧有令公庙、洪崖书院、洪福寺、风波亭、观音堂及“瑞洪八景”等众多胜景。黎蒿炒腊肉、河水煮河鱼、清炒豆芽、红烧龙虾等为镇内名菜。旅游产品丰富,有针公鱼、芡实芝麻糊、宝善天然凉粉、康山酒糟鱼、薯仁汁。
康山,又名康郎山,在江西省余干县城西北鄱阳湖东南湖中,南北走向,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23.4米。因屹立鄱阳湖中,能抗风涛,又称抗浪山。往来船只多在此停泊避风,元末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于鄱阳湖时,曾在此屯兵。朱取胜后,在此建忠臣庙,祀死难忠臣韩成等36人。庙宇临湖,船行至此登岸瞻仰者颇多。明严州府同知甘瑾有《康郎山》诗云:云拥惊涛立半空,凭虚览胜倚孤篷。神祠箫鼓喧初日,贾客帆樯逐便风;平野欲吞吴地尽,众流不与海门通。楼船百战今何处?惟有湖山在望中。
由瑞洪街往东偏北走1.3公里即到位于洪崖山嘴上的檀树嘴。檀树嘴又名谈书嘴。此地长满檀树,树杆挺拔,枝繁叶茂,炎暑时,浓荫蔽天,十分凉爽。当地视檀树为神树,故名檀树嘴。史载,清代中叶张姓由邻近新屋下迁移至此。因村人读书志在圣贤,心存家国,好学之风久盛不衰,故依音改为谈书嘴。
据<<余干县志>>记载,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太祖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于鄱阳湖,朱取胜后,为祀死难的将领韩成、丁普郎等36人,于至正二十四年春天,建庙于鄱湖岸边,康郎山上。忠臣庙从1363年开始历时5年建造成功。此庙建成后也饱经风雨沧桑,经受水灾200多次,火灾20多起,毁掉重建都有15次。明朝的时候那个遗址比现在这个还大,发了两次毁灭性的火(灾),连瓦砾都没有一块完(整)的,清朝康熙年间的遗址也比这个大,也烧掉了,现在这个遗址就是咸丰九年的。为恢复这座市级文物原貌,余干县政府从1995年就开始了重新修缮。现在,一走进这座古庙,你就能看到一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将军塑像,你可以在这里一边观赏,一边聆听将军们的传奇故事,回味那段久远的历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