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
修河是境内主要水系,修河及其11条支流,流贯全境。修河发源于幕阜山东麓,上游又称渣津水,汇合司前水,大桥水,东港水,东津水,山口水,北岸水,杭口水,奉乡水,安溪水,三都水等,蜿蜒曲折,呈树枝状分布,向中心河谷辐合。在曾家桥起称修河,向东北出境,流经武宁、永修,在吴城汇合赣江后注入鄱阳湖。西部汨罗水,发源于黄龙,经水源、大桥和湖南平江,注入洞庭湖。
地表水资源
平水年地表水总量37.4万万方,已利用的有2.67万万方,利用率为7.14%。与全国
12%比,利用率低。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受气候、岩性、构造、地貌等多种因素控制,富水性极不均一,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全县总量为4.78万万方,已利用1563.5万方,利用率为3.27%。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如白岭温泉有三处,水温40℃以上,总出流量1.656升/秒,渣津司前株树下温泉,水温21.5℃,出流量20.268升/秒;黄沙汤桥温泉,水温62℃,出流量3升/秒。
水能资源
修水县境内河流众多,水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蕴藏量达39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0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51.28%。水能分布以山口水、东津水最多。[3]
林业资源
风景名胜图册2(21张)
根据中国林业部“八、三、二、五”的标准,修水县被定为中国江南48个林业县之一。据该县林业局的资源调查,全县林木种类有91个,320属,714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97.7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3.69%。活立木蓄积量736万立方米,全县人平均山地5亩多。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07.7万亩,占山地的62.02%,疏林地面积37.7万亩,占山地的7.56%;灌木林24.5万亩,占4.94%;无林地123.5万亩,占24.81%。全县天然林占林地的93.09%,人工林46.8万亩,占林地的6.91%,经济林40万亩,其中:油茶35.7万亩,占88.53%。全县荒山牧草地123.4万亩,大部分适宜林木牧草生长。[3]
草场资源
修水县草场面积69.3万亩,可利用面积59.7万亩。可分为六大类:即低山丘陵草丛草场,面积29.5万亩,占42.6%;低山丘陵疏幼林草丛草场,面积16.1万亩,占23.2%;农隙闲地草丛草场,面积8.9万亩,占12.9%;低中山草丛草场,面积8.8万亩,占12.8%;低中山丘陵草丛草场5.8万亩,占8.4%;人工草场,面积555亩,占0.08%。
水产资源
修水县水域面积15万余亩,占全县总面积2%。其中河流面
积11.2万亩,水库面积3万亩,池塘面积1.2万亩,可利用养殖面积3.2万亩,占水域面积的16.58%;水产动、植物资源:鱼的品种有草、青、鲢、鳙、鳊、尼罗罗非鱼、镜鲜、红荷苞鲤、银鱼、日本鲫、东北鲫、鳜等30多种。贝类有圆角无齿蚌、背角无齿蚌、河蚬、田螺等。水生植物有莲藕、茭白、菱角、水浮莲、细绿萍、红萍等多种。
该县渔业生产是一个薄弱环节,普遍存在“三低”,即水面养殖利用率低;塘、库养鱼单产低;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例低。[3]
生物资源
风景名胜图册3(15张)
修水县自然条件适宜多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野生动物资源:哺乳类主要有金钱豹、梅花鹿、獐、山獾、黄麂、南狐、貂、水獭等;爬行类主要有蕲蛇、金环蛇、银环蛇等;鸟类主要有环颈雉、相思鸟、猫头鹰、鹦鹉、斑鸠等。
野生植物资源:珍稀树种有53种。其中:属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钟萼木、香果树、银杏、鹅掌楸、罗汉果、天竺桂、青钱柳(即甜茶树)。野生木本粮品种有茅栗、板栗、棠葛粉、蕨粉、细叶木诸等。可以制酒的有金樱子、猕猴桃、野葡萄、枣子、柿子、杨梅等。特别是猕猴桃资源丰富。野生药材有1000多种,主要有杜仲、白术、三尖杉、厚朴、黄芪、川芎、桔梗、金银花、土茯芩、淮山、黄莲等。此外野生豆类有艮豆二种、绿豆一种、豇豆三种、小豆五种、扁豆二种、米豆一种。[3]
矿产资源
修水县矿藏储量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35种,矿种多、分布广、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主要矿产有钨、铀、石英、金、大理石、长石、石煤、石灰石、铍、钼、瓷土、云母、花岗岩、青石板等。
钨矿储量丰富,总储量约24.4万多吨。主要分布在港口、布甲、黄港、黄坳等地。香炉山钨产品位最高,储量最大,由中国五矿公司开发利用。
石英资源可采储量达200万吨,远景储量3000多万吨。
石煤是该县非金属矿的主要矿产,分布很广,可靠储量47.7亿吨,石煤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钒、铀、铬、铝。
石灰石是石煤中的伴生矿,分布也很广,全县可靠储量约50亿吨,是石灰和水泥的原料,还可以加工轻质碳酸钙,为化学工业提供原料。
瓷土储量约2500万吨,分布在古市、义宁等地;陶土储量7000万吨。
大理石分布在港口、横山、四都等地,储量丰富。[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