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民俗文化节

家乡区县: 淇滨区

从2009年起,鹤壁市以弘扬春节文化为主线,以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依托,相继举办了四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游客。2013年,第五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将进一步整合地域民俗文化资源,集中展示中原民俗文化,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原民俗经典盛会。 第五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把主题确定为“赏中原民俗,逛千年庙会,享春节盛宴”。民俗文化节期间,鹤壁安排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商品交流活动和招商活动,和往届相比,规模更大,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历史 据《大伾山志》记载,浚县庙会的历史最早可以溯源到大伾山石佛雕刻的后赵时期,据今有1600多年历史。浚县庙会始于每年的正月初一,结束于二月初二,每年的庙会有三个高潮,初一、初九、十五十六。初一有“登高祈福”、“散百病”习俗;初九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有民间社火表演、祭祀老天爷的习俗;十五十六是元宵节。从初一到十五,庙会一波接一波,逐渐达到高潮。浚县庙会规模大,至今保持着明清特色,每年吸引周边5省40多个市县300万游客,高峰期每天客流量50万人,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 2004年,浚县正月古庙会被文化部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2006年,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被公布为“河南民俗经典”。工艺品泥咕咕和民间社火表演两个项目也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第五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上,山东的绢花、山西的绒绣、河北的大名草编、开封的木版年画、濮阳的麦秆画、淮阳的泥泥狗、浚县的泥咕咕和根雕等160余个项目将在浚县伾浮路亮相,参加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演将按照参展种类分为“别样墨香、传统技艺、绝活绝技”3个单元,其中,“别样墨香”单元展演的项目包括泥猴张书画、刘畅书画、葫芦画、麦秆画、刀书、木版年画、梅花字等;“传统技艺”单元展演的项目有糖葫芦、糖人、江米人、面人、泥玩、陶艺、根雕、柳编等;“绝活绝技”展演的项目包括汴绣、绒绣、绢艺、皮影、变脸人、布老虎等。 第五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还将举办中原春节灯会,地点在鹤壁市艺术中心至鹤壁市会展中心沿路西侧机动车道、新诗广场和鹤壁市会展中心广场,将呈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胜景;举办中原美食文化节和商贸一条街活动,地点在淇滨区柳江路(淇水大道至华山路段),集中展示中原地区优秀民俗文化、名优风味小吃、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民间工艺品等。 据介绍,令人垂涎欲滴的民间小吃堪称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的“绝活”,无论是香气扑鼻的饸饹面、质白细嫩的豆腐脑、香焦酥脆的吴记花生米,还是醇香利口的梨膏糖以及王记铺牛肉、角场营元宵,都是流传上百年历史的传统名吃,吃上一口您就再也不想走了。 第五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还加入了一个最时尚的元素——高铁。刚刚开通的京广高铁,把鹤壁与省会郑州的距离一下子拉近到仅仅半个小时车程,将为八方宾朋的鹤壁之游带来极大便捷。此外,鹤壁还将开通旅游直通车,推出到鹤壁过大年、逛庙会的旅游专线,掀起民俗旅游新热潮。

属于我的小城大爱(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