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麦饼是一种最方便携带、最能填饱肚子、最有丰富口味的名小吃之一。宁海的大街小巷一到早上,到处飘着各种小吃的香味,闻着香就能找到好吃的麦饼。你看:路边搁一大油桶改造成的灶台,上面搁一与油桶大小一样的平底铁锅,麦饼有苔条甜麦饼、有虾皮麦饼、有肉麦饼、有肉蛋麦饼、有豆腐麦饼、有霉干菜肉麦饼等等等等,虽然摊位简陋、工具简单,但不能阻挡摊麦饼时香飘百里的汹涌气势!在这里,我会细细写好制作步骤,说清要点,让亲们能在自己家里复制地道宁海麦饼,去过宁海吃过麦饼的人,可一解相思之苦!没去的的人,就当自己在家里先练,先吃起来,有机会去宁海可以比比,是你自己做的好吃呢还是他们做的好吃!
麦饼是宁海独具风味的一种小吃,但细说来,风格多多。桑洲一带,地邻三门,其麦饼里面裹馅,馅用肉丝、豆腐、青菜、带豆等杂炒而成,烙成后厚厚的,软软的,一咬一大口,把嘴巴塞得满满的。三五人,坐下来,就一瓶白干,慢慢边聊边吃,一桌人一个时辰也吃不了两三个麦饼,大呀。前童的麦饼也裹馅,只是不杂炒,或肉、或蛋、或虾皮、或芝麻、或苔条。要咸可咸,要甜可甜,要香可香。最典型的是虾皮麦饼,烙好热乎乎的,那粉香、葱香、吓皮香,真诱人,拿过来随便一卷,咬一口,柔而不软,脆而不实,松而不碎;就一碗稀饭,不到一刻钟,肚子便圆起来了。这享受,即使一大桌山珍海味,也不可比拟和替代。过岵岫岭往北,宁海的麦饼又是一种风味,小小的,薄薄的,白白的,如新媳妇的面皮,简直有点透明。热锅烙出来,均匀地撒着焦斑,勾起你对青铜铭器拓片的联想。那麦饼韧啊,没一副好牙齿是对付不了的。不过,操一口纯正宁海腔的宁海人,好像只有嚼过这薄而白的宁海麦饼,才能做一个“城市头人”似的。桑洲麦饼好比经史典籍,享用时非得认认真真,像模像样,倚桌坐凳不可;前童麦饼如同唐诗宋词,享用时不必端着“用膳”的架子,随便揣着,边做边吃或边走边吃都可以;宁海麦饼则如元明散曲,虽小巧,但终寡味,靠其当餐是不行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