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义:一个卑微环卫工的大写人生

家乡区县: 湖南省祁东县

20年为国家节约200多万元

差点被垃圾埋住而丧身

从不向单位提任何要求

365天几乎从没休息一天

  “环卫工人干的是天底下最脏最累最苦的活,而周先义干的是环卫工人中最脏最累最苦的活儿。”最近,在我县建设工作会议上,他被县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奖”。周先义瘦小的个子,黝黑的脸,头上带着一顶帽子,身上穿着一套帆布工作服,其貌不扬。这样一个卑微之人,却让人不得不心生敬重之情:他一年365天工作在又臭又脏的垃圾场;每年为我县环卫所节约资金达10多万元,20多年来节约资金200多万元;他是老工人了,却从不向单位提任何要求;他指挥车辆倾倒垃圾时被垃圾埋了,身上多处受伤,差点没命,第二天就照常上班了。处身卑微的他,常常被垃圾包围,也被人们的一片敬重包围。

清理垃圾时差点被活埋

  周先义1962年参加工作,一直搞垃圾清扫、清运,和垃圾打了一辈子交道。1992年,安排到垃圾填埋场,退休后再被聘用,继续负责垃圾场管理。他的主要职责是给垃圾车司机发放垃圾清运车票,司机凭票到所里结账,领取油料和补助费,指挥垃圾车将垃圾倒到指定的位置,并将垃圾铲平。

  偌大一个垃圾场,除了垃圾还是垃圾,没有任何其它的设施。在垃圾场中间,有一个用建筑垃圾和一些木方、藤椅架起来的小棚,那是周先义实在太累了或者下大雨雪时躲雨雪的地方,平时,周先义根本就没有时间在那里边站哪怕一分钟,因为他没有时间闲着。

  早上4点钟,周先义就要起床,不然司机就要赶在他前头,他至少要和第一辆垃圾车同时赶到垃圾场。他一般会在家里吃了早餐后,从家里走路到正街,在路边等着第一辆垃圾车经过,然后搭乘这辆车上到垃圾场,开始一天的工作。

  每一车垃圾倾倒时,都要周先义先选好指定位置,不然就会乱了套。垃圾车开走后,周先义就要用耙头,将散发着腐臭的这一堆大垃圾铲平,以方便后面的车子进来。

  早上6点以后是垃圾清运的高峰期,一辆车的垃圾没理平,另一辆车又来了。指挥倾倒,理平,再倾倒,再理平。如此反复,老周一天最多要清理80多车,最少一天有60车。每天从早上5点要忙到晚上6点以后,天天如是。

  天气稍热点,蚊蝇乱飞,司机不敢开车门和窗玻璃。周先义身上早就被蚊子苍蝇,叮满全身。他只顾工作,不会用手驱赶一下。怪臭浓烈,也全然没有闻到一样,眉头都没皱一下。   

   今年2月27日,周先义在指挥倒垃圾时,被脚下的一个卫生巾绊了一跤,跌入一个垃圾坑,刚好被车上卸下的垃圾盖住,好在他从垃圾里伸出了一只手不停招摇,被捡垃圾的人发现,才将他从垃圾里扒了出来,捡回来一条命。如果没人发现,就没命了。

这活,干一两天不难 一干20年,真的好难

  守垃圾场的工作脏苦累,前面换过好多人,没有人能做得了长久,少则几天,多则月余,就不干了。这个活不好干,没人愿干,但是,也是所里最重要的岗位之一。因为每天1200多元垃圾清运费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周先义原来在综合组,后到清扫组,后来再到垃圾场。到垃圾场20年了,不但坚持下来了,还因为他一心为公,每年为所里节约垃圾清运费10多万元。

  祁东环卫所所长谢之明算了一笔账:每年垃圾增多,但是运输的车次一直每天保持在60车左右,没有增多,这是因为周先义要求司机每车垃圾必须装足装够,不然就不给票。原来天天用铲车铲平垃圾,铲车每租用一天至少500元钱,周先义来了都是自己动手铲平,一般很少租用铲车,说多花了公家的钱心痛。大雨大雪天实在不行了,才偶尔租车一次。一车一票,杜绝了乱发票和多发票的现象发生,一张票折合人民币20多元。如果你不起早,垃圾车到了,你还没到,究竟倒了多少车垃圾,就说不清了,那司机一天多要十几张票,还不是小菜一碟啊。

  所以,周先义总是比司机到得早,回得晚。要最后一班车来了之后,他才离开,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6点过后了,天天如是,每年除夕夜也不例外。往往是家里做好了年夜饭,就等着周先义一个人了。回来后还要洗漱换衣服,然后才能坐在餐桌上开始吃饭。

你可以不尊重我的父亲 但是必须尊重周师傅

  垃圾车队很难管理,换上另一个人,根本就吃不消。

  周先义在环卫所工作是老前辈。现在环卫所的工会主席陶国平就曾经是周先义的徒弟。

  陶国平说,现在环卫所还有很多员工以及领导,都是周先义的徒弟。包括车队的司机,现在所里11台车的司机,差不多都是周先义的徒弟,徒弟在师父面前,就好管理多了,大家非常尊重周先义。有时司机乱倒垃圾,没按规定的地点倾倒,周先义该骂的就骂,该说的就说,不留一点情面,司机一般也不会违规操作。

  在所里,谢之明多次在大会上说,你可以不尊重我的父亲,但是必须尊重周先义师傅。谢之明总结周先义为什么如此受人尊敬时说,周先义是以德服人,有能吃苦吃亏、起早贪黑、对工作任劳任怨的精神。他身上有很多闪光的品质,其他人做不到。他的女儿大学毕业自己到外地打工,没有向组织提出照顾分配的要求,多年来他自己一直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甚至给他的奖金都不要。他得到过很多荣誉,但是没有一项荣誉对他有实际的意义,有一年评省劳模时,被别人顶替了去,他也不吱一声。一年365天,没有请过一天假休息。

  那次被垃圾掩埋的事故发生后,周先义虽然伤势比较严重,但他也只在医院住了一天,第二天就忍着痛、肿着个脸上班了,每天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到医院打吊针,为的是不愿耽误工作和怕多花所里的医药费。

他的柔情,有谁会懂

  没有人愿意在垃圾场呆上半小时,那是个会将人臭晕的地方,周先义却说他闻不到任何臭气。不是已经习惯了,而是确实这个工作使他的嗅觉完全麻木了。

  他常说,感谢领导的信任,退休了还把我请出来。我和老伴都有工资,吃穿人情往费开支都有了,可以在家里打些小牌,日子可以过得很轻松。他的女儿和老伴也常说,要他早点退休,别干了。他自己也想过要早点休息,毕竟是68岁的老人了。但是,实在是找不到比他再合适的人了。谢之明说到当初请退休了的周先义重新出来,真是迫于无奈。

  不过,真正退休这一天越来越近的时候,周先义倒真的有点舍不得了。他看着一车一车垃圾不断堆砌起来,日积月累,现在已经有几层楼高的垃圾山,真有点难舍难分了。是他见证了这座垃圾山的“成长”,见证了这个县城垃圾处理的发展进步。

  他说,20多年前,刚买下这这垃圾山时,每天只有几车垃圾。那都是煤渣和厨房杂物。后来县城人口越来越多,垃圾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有一段时期,计划生育抓得紧,垃圾里随时可以扒出引产下来的死婴儿和胚胎,有时一耙下去,就挖出好几个。哎,真是不堪入目。

  现在垃圾场里到处是塑料薄膜袋,这种白色垃圾越来越多,常年不腐烂,很难处理。他说有机会,会请人写一份建议书,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赶快出台政策,不准生产塑料袋,以此从根本上根治白色垃圾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周师傅的眷恋

  谢之明告诉记者,这个原始的填埋垃圾场,今年8月将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现代化智能垃圾处理站。

  那个新垃圾站就在对面。周先义用手指着山的对面,那个新垃圾站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新垃圾场占地128亩,将配备有20多人,对垃圾进行分级分层分区分批卫生填埋处理,还将有降尘挖掘、洒水撒药、压实填平、杀毒消毒、灭蚊灭蝇等高科技垃圾设备设施进驻,处理垃圾将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不再需要人工铲平了。

  环卫所办公室主任王敏描述着新垃圾处理站的操作流程:垃圾收集运到处理站,过磅,倒在指定区域,机械铲平,压实,取土覆盖,压实,再消毒。整个流程都是机械化。

  随着新垃圾场的建成启用,老垃圾场将会全部用土覆盖掩埋,彻底封场,不再使用,人工垃圾清理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了。周先义也将真正退休,安享晚年生活。不过,我们还是从周先义眼里看出了他对垃圾场的眷恋。

李玉珍(2014-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