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火的习俗仍在

家乡区县: 睢阳区

 从某种意义上说,火文化是人类一切文化发展的始祖和渊源。

所以说,燧人氏在商丘钻木取火,开启了中华文明,代表的是一种人类的智慧、人类社会的文明和文明的发展。燧人氏钻木所取之火是中华圣火,是文明之火,也是智慧之火。

“火被誉为世界文明之父”。“火的全部神奇就在于火是自然界唯一为‘万物所惧’唯文明所需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所以,从原始人到现代人智慧产生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火。火将人类带进文明时代,燧人氏的钻木取火,才真正是人类开始主动掌握火的时代的开始。燧人氏曾在这里燃起中华民族的第一把神圣之火,并用这把圣火将中华民族带进了文明时代。

位于商丘的火神台,反映了几千年来人类对火的发明者和管理者的尊敬和崇拜。商丘人对“火源”、“火种”、“火神”的崇拜热情与中华“人间烟火”、“香火”的文化观念深深相连。商丘的“火神节”不同于我国其他地域被物化了的节日概念,远远超出“借此一乐”的过节局限,人们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真情感激上苍对人类的恩典,是对人类生命生存的感恩,是对祖先几千年艰涩步履的追念。这种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对“火神”崇拜的涌动,永续着这种近乎圣仪化的祭典。商丘“火神节”是商丘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火”是商丘的图腾。这就是商丘火文化的精神影响,因为活的历史文化,往往是生长在人民的血脉之中。商丘的火神台庙会,无论是规模、声势还是影响,都是火一样的炽烈,还有当地有关火与朝台庙会的习俗,这些都是商丘的火文化。火文化是一种内核,那就是精神和力量。 用“点燃人类文明的圣地”,来形容商丘,似不为过。

商丘至今有“拜火仪式”

商丘火文化,实际上更多留存于民间。

商丘市文联原主席尚起兴先生说,古时的商丘,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商丘燧皇陵一带的村民有到陵前举行“取新火”拜火仪式和“添新土”的习俗。“取新火”仪式是由族长或族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带领专人到各家各户,将旧火全部熄灭,以表示过去的一年已经全部结束,并向每户收取一些旧灰、食盐、粮食及其他食品,送到燧皇陵。在燧皇陵前,由祭司杀鸡酹酒,祭拜火祖,再把鸡血和所有的旧火灰带到陵后深埋,以示送走所有的灾难、不祥。然后,用古老的钻木取火方法取出新火,作为新的一年生产和生活的起点。各家各户都拿火种到陵前接燃新火,引火回家,以示引来吉祥。为庆祝取回新火,各家各户都要献上祭礼祭拜火祖。“添新土”即是当地老百姓一直把燧皇陵亲切地称为“老爷坟”。朝拜火祖燧人氏之前先从家中用衣襟、手帕兜一包黄土,撒到“老爷坟”上,算是给火祖燧人氏添坟扫墓、烧香磕头,答谢敬拜,以盼火祖燧人氏保佑全家一年平安。

夏之初kai(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