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燧人氏的故事传说
在燧皇陵周边村庄,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燧人氏的故事传说,这成为商丘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在很久远的古代,燧人氏带领人们以打猎为生,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一次在雷电引发山林大火过后,大家尝到被火烧死野兽的美味,于是人们天天盼望能再有火。一天,一只美丽的太阳鸟将燧人氏驮到天上的太阳宫,太阳公主指着宫中琳琅满目的宝物请燧人氏任意挑选。燧人氏看了看宝物说:“我只想要火!”太阳公主拿出一块宝石(即燧石)送给燧人氏说:“这是一块会生火的宝石。”太阳鸟将燧人氏送回人间。燧人氏将宝石放在宫殿的案子上等它发火,等呀等,等了好久,宝石也没发出火来。燧人氏发火了:太阳公主怎么能哄我呢?于是勃然大怒,抓起宝石狠狠地向地上摔去。宝石落到地上,与地面的石头相撞,火花四溅,燧人氏见状恍然大悟,原来石头相击才可以发出火花来,于是燧人氏在太阳公主和太阳鸟的帮助下击石取火。他把这种取火方法教给人们,人们尊称他为火祖。
还有一流传很广的传说,说是一万年以前,商丘这个地方叫燧明国。燧明国有一种树,叫燧木,云雾在树枝间出没升腾。有种叫猫头鹰的鸟,常用嘴去啄击燧木,燧木就发出灿烂的火花和火光。有位圣人从中受到启发,便折下燧木枝用燧木枝钻燧木,终于生出了火,这位圣人把火种保存下来的同时,也把这种取火的方式传授给了大家,大家对他无比尊敬,便称他为燧人氏,商丘的后人们把他尊称为火祖。
也有说是在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中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商丘农村。
燧人氏在阏伯台的西北边发明了钻木取火法,并在这里筑起了一个高台——传教台。为了让天下黎民百姓都能学会取火、用火,又派明由、必育、陨丘、成博四位精明能干的部下到边远地区传教。燧人氏为治理天下,传火、用火,积劳成疾,不幸暴死在商丘的传教台上。临死前说:“我生前在这里传教,死后将我埋在这里,让圣火一代代传下去,不断发扬光大。”人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遵嘱将他葬在了那高高的传教台上。后来人们又为这位圣人建立祠堂,修了陵墓,植了松柏,称此陵为“天下第一陵”。
相传,燧皇陵高大的墓碑上原有一只金蚰子和一颗火龙珠。金蚰子每逢晴天夜深人静就吱吱叫唤。火龙珠每逢初一、十五子时便闪闪发光,还伴随着优美的乐曲。凡是看过的人都无眼疾,而且健康长寿。据说,这是燧皇爷的两件珍宝。后来南方一位商人盗走了金蚰子和火龙珠,从此,商丘人再也见不到火龙珠的光辉,听不到金蚰子的叫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