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家乡区县: 睢阳区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而端午节做粽子是多数中国人的传统。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众说纷纭,由于地域间差异性,不仅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差异,且端午粽子的做法也呈现多样化,为此梧桐子特收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传说及各地特色粽子的做法,整理出了端午粽子的做法大全,为您呈上风味各异的人文和饮食文化大餐。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又称端五,也叫“端阳”,也称重午。端午节的来历可以从端午节的别称可以说明端午节的来历甚多,如:纪念屈原说;纪念孝女曹娥;迎涛神说;龙的节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等等。
图片一:端午节
图片一:端午节
端午节的来历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此后逐渐发展为龙舟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便有了吃粽子的习俗。此后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统的端午节来历和习俗,民间过端午节较为隆重,端午节的习俗也是丰富多彩,裹粽、插艾、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的三大端午节习俗,此外各地区有着其特色的端午节习俗,如佩香囊、钟馗捉鬼、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等等,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端午节来历和习俗的中国端午节传统文化。

哈妮(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