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刺绣

家乡区县: 潮州市潮安区

潮州刺绣是广东潮州地区汉族民间工艺之一,自明清以来甚为鼎盛,尤其是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包括广绣、潮州的潮绣)、四川的蜀绣等因为刺绣艺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因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粤绣历史悠久,主要分为广州刺绣和潮州刺绣两大派系。潮州刺绣简称为潮绣,主要包括以潮州市为中心的整个潮汕地区。

潮绣具有鲜明的汉族文化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即铺、垫、钉、接、缀。所谓铺,就是在一张画稿上,将需要薄垫或垫底的地方用粗纱平铺一层;垫,就是用纸棉絮进行垫底,呈浮雕状,突出物象;钉,就是在铺线或者在垫钉、垫棉上钉上金线、银线;贴,就是将物象拆分成小块钉绣,而后把已经绣好的各个部分进行拼贴成整体,成为整幅;缀,就是在整幅作品组合完成之后,进行调整修饰,点缀配物,如同中国画调整修饰画面一样。这五种绣艺的技术处理,常常使绣品呈现象浮雕似的艺术效果:立体、金碧辉煌、构图饱满。潮绣的艺术特色具有与苏绣、湘绣、蜀绣不同之处,是潮绣最大特色具有立体感。

潮绣题材内容与图案纹样,独具特色。潮绣既是民间艺术品又是实用欣赏品。它在明清时期,既不受文人画的影响,又未受外洋艺术渗透的冲击。即使在现代,新美术工作者的介入,也难于改变其固有的民间刺绣的特色。这主要的原因是: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有一批从事刺绣设计的画师,他们扎根于民间,融会了潮州木雕、潮绣、潮州木偶等民间工艺,形成了丰满浮凸、有起伏而又多变化、有条理而不紊乱、色彩富丽、组织细蜜、丰富多彩的总体风格,给人以高贵典雅、热闹欢乐的艺术效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潮绣与其他绣品的功能不同,主要在官方和民间。
潮绣与其他绣品包括苏绣、湘绣,在历史上用项及其功能不同:苏绣、湘绣主要是服务于宫廷、官员的服饰,而潮绣则服务于当地的民居、祠堂、庙宇的装饰为主。一句话,潮绣是从远观效果出发,因此整体感觉比较粗犷;而官服给人的感觉是近距离的,其绣艺比较精致,用途不同,欣赏角度不同,也产生不同的效果。潮绣沉重、粗犷、耐看,与整个建筑物相结合,产生金碧辉煌的效果,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
潮绣的题材除了人物、花鸟、动物走兽、器皿、博古、龙凤之外,经常用鱼虾以及南国的佛手、菠萝、林檎等瓜果这一类题材,甚有特色。
潮绣由于绣制材料的差异,可以区分出五种绣种,既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绒绣,线绣以及洋金银线绣。用金、绒相结合叫混合绣;以金银线为主,色绒线为辅叫钉金绣;用电光纱或化纤类线来绣叫线绣;以及用头发绣的,叫头发绣。总之,潮绣所用材料比别人多。

huangzibiao(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