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个大型的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节目播出时间横跨整个暑期档。促进亲子互动,成为家长和宝宝之间沟通和亲近的良好方式。之所以引进这档亲子节目,是因为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使父母和孩子间很难有机会共享天伦之乐,“节目并不是为了秀一下'星爸'和'星二代'的生活八卦,而是为了给80后父母们展示出一部生活教育百科全书。"
虽然在节目播出之后的各种分析都难免会显得有些马后炮,但一个好节目的成功原因,的确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从节目形态上看,《爸爸去哪儿》属于电视真人秀类型。再划分得细一点,应该属于旅游生活类真人秀。 中国的电视节目经历了“晚会体”(以春晚为代表)、“游艺体”(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现在基本上算是走入了“竞赛体”的真人秀时代。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其实最近几年真正火过的电视节目基本上都是真人秀类型。无论中国美国皆如是。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我觉得是因为真人秀是非常符合电视特征的。 跟电影相比,电视观看相对更随意休闲。我们不需要专门跑去电影院,坐在黑暗中等待故事开始这样一个“仪式”。电视摆在客厅里,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电视成为了生活的“延伸”。 从这个角度,也许比较可以理解为什么蔡康永回应李敖的批评时说“在电视里找深度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同时,电视节目本身就有很强的综合性。在电影都有“类型融合”趋势的今天,电视节目当然也会不断地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综合”。 真人秀非常符合电视的这两个特点。 一方面,它比晚会和游艺看起来更加像生活。真人秀是一种对生活的精妙模仿。它看起来那么像我们的生活,但是其中又蕴含着陌生于生活的戏剧性。 另一方面,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比如《中国好声音》里,就有歌唱才艺表演、竞赛冲关、普通人人生故事呈现、明星访谈等等所有这些曾经单独可以成为一个节目类型的元素。 比起《非常勿扰》、《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谁是歌手》,《爸爸去哪儿》无疑在对生活的模仿上面更加细致精到。如果对前几个节目是否能成为真人秀还有疑惑的话,《爸爸去哪儿》则一定不会让人产生这个疑问。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的母题。 美国的真人秀几乎无一例外地包含了“美国梦”的母题:通过平等的竞争,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得到财富和地位,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讨论这样的“美国梦”是否是普世价值。(从美国真人秀在全世界的流行来看,似乎无疑是的。) 我们在这里来看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简单地说,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东方文化更强调“伦理”。尤其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宗法——专制”社会结构下的“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 撇开新时代里倾向于美国价值观的一代人(其实即使在这一代人里也只是大城市里的少数),从整个中国社会来看,比起个人奋斗,更加关注的还是古老的宗族、伦理、家庭这些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从韩国购买版权的《爸爸去哪儿》能够这样几乎无缝地贴合进中国社会(节目播出后几乎0差评的社会反馈)。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到中日韩今后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东方文化圈以对抗好莱坞的可能。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这样的宗族伦理母题,是《爸爸去哪儿》高收视和超好评的重要保证。 我没有看过韩国版的节目,也不知道湖南卫视的节目后面会怎么发展。但是我猜总离不开家族伦理的理顺和归位。这样的叙事毫无疑问地能够插到整个中华民族的G点,带来让人热泪盈眶的高潮。
第三,绝对要赞一下湖南卫视强大的制作团队和执行能力。 如果有人今年同时在看快男和好声音的话,绝对会深刻地感受到到两个节目的直播水平差距之远。 湖南卫视无论有多少遭人诟病的地方,娱乐节目的制作能力绝对是中国大陆NO.1。 《爸爸去哪儿》第一集里,最后吃饭的场景有一个镜头扫了一下现场的摄制团队。从那数量庞大的一群人大概也就可以想象这个节目在拍摄制作中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诚意。 说句题外话,从那个镜头也就多少能够理解到,电视不过是生活的“拟象”罢了。
第四,绝佳的档期。 其实相对于电影来说,电视节目比较少强调档期这个概念。但是今年的中国电视银屏的确战火硝烟打得太激烈了。尤其是歌唱类的真人秀节目。 《爸爸去哪儿》在前面这场收视战刚刚打完之后,以一种完全不同于歌唱选秀类节目的形态出现,可以说完全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第五,说点其他的。 在大众文化全面占领文化市场的时候,大众其实才是市场的主角。明星在这样的环境和趋势之下,应该不断地放低姿态、贴近大众才能够获得更加长久的生命。 大众不再需要站在神坛上、用来供奉的明星。大众想要看到的,其实是获得明星光环的“自己”。现在已经不断地有明星尝到了这样做的甜头。《爸爸去哪儿》这样的节目因此也才得以成立。 同时也满足了大众希望看到作为普通人的明星的愿望。 另外,节目的第一集把重点放在了孩子们身上,成功营造了一个无敌“萌”的话题点。也算是顺应时代的一个策略吧。 希望能够在后面看到更多父亲们的戏份。五个家庭,其实每一个都可以象征成现代中国某一种典型的家庭结构。在这种由家庭观念不同而带来的矛盾和戏剧性,也许能够给予这个节目更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