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脸谱:黄文谦,家住仙游县革命老区村度尾镇中峰村,今年96岁,曾为游击队员,退休职工。他身体健康,步伐轻快,上下楼梯如履平地,自己栽花种菜、种瓜种豆、拾掇作物;他心宽体健、温和健谈,说起往事,如数家珍;他耳聪目明,至今还在福建康辉食品公司当专职会计、财务总监,每天记录大小事务,蝇头小概,字迹清秀,桩桩件件,条理清晰;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打工赚钱,福泽四方。2007 年,他当选为第五届感动福建的十大人物之一;2011年12月,他被市委、市政府表彰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被仙游县委、县政府授予“关心下一代突出贡献奖”;2013年,他当选“感动仙游十大人物”之一。
黄文谦老人为贫困学子献爱心
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大批捐资助学、乐善好施的平凡人士,他们的高尚德行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这其中,96岁的黄文谦无疑是最年长的一位,多年来用爱心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实实在在的“老好人”。近日,借黄文谦被荐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和“第四届福建省道德模范”之机,记者有幸跟随仙游县委文明办主任郑启法、副主任郑燕等深入仙游县度尾镇中峰村,对黄老进行一番访谈。
敬业:96岁仍连任的财务总监
黄文谦,从小家境贫苦,父亲早逝。解放战争期间,黄文谦积极参加仙游地下游击队工作,解放后在度尾乡人民政府工作,并于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后,黄文谦在福州一家食品公司任职,从会计员做起,升至财务总监。1984年,已64岁的黄文谦退休后回到老家。本想可以安度晚年了,没想到刚刚创办的福建康辉食品公司闻讯,聘他为财务总监。这一干,又是31年。黄文谦老人现在住在自家鳗鱼场里,这里环境非常清幽,老人栽的花,品种多样,鲜花盛开;老人种的菜,一畦一畦的,绿油油的可爱。在老人的住处,一张朴素的床,上面罩着纱布的蚊帐,床上铺着一条素素的棉被;一张普通的桌子,桌子上有各种报纸,莆田晚报、仙游今报等;一把椅子,也老旧老旧的,一个没有封面的柜子,里面码着一本本账簿,都是康辉食品公司的财务账本,除此之外,别无他物,非常简陋。
诚信:10年前的1000元债务
老人一边跟我们交谈,一边拿出一本本账簿来,字迹很漂亮、很清晰、很整齐,并一边指着账本介绍说这是2014年第四季度的,这是2015年的,耳聪目明的。随后,又拿出一大摞日记来,原来老人一直在写日记,日记里事无大小,详细记着每天的开支、活动。文明办主任郑启法一边翻着日记本,一边由衷地感叹,老人不愧是会计人,每项活动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突然,翻到2013年3月9日的那页,郑启法主任看到了一个感人的事迹。日记里这样写着:
今天,下头前(度尾镇中峰村一个地名)开宝妻子突然来到我家,说是十年前,我借给她丈夫开宝1000元治病;开宝病治不好,临终前,吩咐妻儿一定以后要赚钱还给文谦,不欠后世债。现在,她在外面打工赚钱了,为了完成丈夫的遗嘱,将1000元欠债还清。
我说,我都忘记这件事,也不记得曾经有借出这笔钱;就坚决拒收。开宝妻子含着泪坚持要我收,说你不收的话,开宝在底下会不安的。
我就收下这1000元钱,并当即向前方慎重地说,开宝你欠的钱我收了,你不会欠我的后世债。然后,从1000元钱里拿出500元钱,硬塞给开宝妻子,说你这么有情义,这500元钱,是奖励给你的,一则,你还能念着十年前你丈夫的遗嘱,二则,你能还别人已经忘记的债,这是非常难得的。
郑启法主任一边读着日记,一边感动的无法言语。虽是一件小事,但大家对黄老的诚实和对诚信的态度佩服不已。
友善:“打工爷爷”的14年捐助情
黄文谦老人从2002年开始捐助贫困学生,坚持在每年的春节、六一节、秋季开学和教师节等时间段,一年十几次,老人总是把自己打工赚来的钱捐献出来,用来资助和奖励贫困学生和学校老师。问及老人为何会有助学的善行,老人说,这里有一个故事,2002年有一天,一个远房侄儿向他借100元钱,交孩子的学费。老人自小尝过失学滋味,马上拿钱帮助侄儿;并从中峰小学获悉,交不起学费的还有20多名学生,老人当场就捐了2000元,表示为贫困学生交学费。自此,老人萌发了助学济困的念头,决定继续打工,所赚的钱全部用来助学济困。
2008年开始,老人每年拿钱奖励中峰村考大学的学生,每年拿出4000元用于资助村里的40户困难户;2014年开始,每年对村里的40户困难户予以1桶油、2斤肉、100元钱慰问资助,计8000元左右。除此之外,老人也很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如村里老人协会活动室建设、铺桥修路等,他总会慷慨解囊。据不完全统计,14年多来,黄文谦先后资助过1000多人,累计捐助40多万元。
老人今年已是96岁高龄,坚持打工支持农村教育、帮助贫困村民,可谓“打工爷爷”。他自己却仍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吃自己种的蔬菜,老人的爱心让全村人感动。
和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在老人的言传身教下,黄文谦的6个儿女还有20多个孙子、孙女都十分勤奋好学,共有16人大学本科毕业、2人大专毕业,其中有6名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生,并大部分在美国、加拿大工作、留学。
老人的一个儿子叫黄培山,黄培山博士是美国休斯敦 Subsea Engineering, Inc.公司总裁、海洋石油水下生产技术知名专家。在老人的影响下,黄培山博士继承了父亲的公益慈心,热情加入公益事业。他做过多年的美国福建同乡会会长,福建同乡会在他的带动下,搞得有声有色。每年春节中国社区的“欢欢喜喜大团圆”联欢晚会,黄培山都会尽力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为社区活动拉赞助,推动美国政要对华人社区的关注。在公共募捐中,黄培山不图声名,不吝金钱,比如在2008年中国的雪灾时,他匿名捐购了一万二千美金。 黄培山说:“钱不是主要的,做好事最重要,要有回馈社会的心。”
看到儿孙们学业有成,黄文谦老人深深明白“知识能改变命运”。老人说,因为他这一辈子与求学、深造多次失之交臂,他不希望身边贫穷的孩子们和他一样。这就是老人助学行善的初衷。
黄文谦老人的爱心善行也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在助学助贫困的路上,老人是快乐和幸福的;短途的,老人身体康健自己一个人就行;长途的,常常有家人陪伴左右。并且老人时不时地会收到受助学生的感谢信,这些感谢信让老人的内心始终荡漾着幸福和快乐的涟漪。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老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份常有常新的快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黄文谦说,虽然年纪大了,但在捐资助学、热心公益的道上,他和家人才刚上路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