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淮安府署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盱眙县

淮安府署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坐落在淮安老城淮安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

其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面积超过500平方米。淮安府署是淮安历史地位的象征和见证,其规模宏大。淮安府署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其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面积超过500平方米。

淮安府署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现存衙门原为南宋五通庙,元为沂郯万户府。明洪武元年,知府范中以元淮安路总管府府署(现漕运总督部院处)加以修葺为府署。洪武三年,新任淮安知府姚斌在城中选址,结果选中了上坂街以北南宋五通庙和元沂郯万户府,便加以修建改造,作为淮安府的新府署,一直沿用到清末。

在公衙后,有亭池、菜畦、修禊之辰,命儿子均圭约其师费以方饮焉。因读丽水终年公壁间碑:‘水亦忧,旱亦忧,太守之乐偷矣’”。张公名敦仁,嘉靖二十九年任淮安知府。他作过一篇《偷乐园记》,记中说:“堂之北有署,署之内有亭,亭有池,池之上有桥,亭之左右有桧、有槐”。“偷乐”之名即他所取,并立匾额于其中,其《偷乐园记》亦刻石其间。天启年间,淮安知府宋祖舜认为“偷”字不雅驯,改为“余乐园”。上坂街一酒楼却因袭了这一园名。

淮安府城有着2200年的建城史。清光绪二十四年,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就诞生在淮安府城驸马巷内。这里是中国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历代为军事重地,有“铁打的淮城”之美誉,曾并称淮扬苏杭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淮安自古人文荟萃,城内名胜古迹星罗密布,淮安府署作为全国仅存之一的古代府级官衙,更是显其历史地位。

明清时期的淮安府城,为漕运咽喉,商业十分兴盛。城区位于运河岸上,水域广阔,老城的西部和城北都是多水地区,只有城的中部南北一线地势较高 。淮安府署就设置在府城中部偏北地区,总督漕运部院设在全城的中部,府学试院、督学部院和山阳县署则设在中部偏南地区,漕运刑部大堂设在城西南隅。 居中而指挥,形势有利。淮安府署曾审理过李毓昌(《天下粮仓》)案等著名案件,文化内涵丰富。关汉卿以淮安府署为题材,编写了戏剧《窦娥冤》。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0054904.html

 

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yxsusu920706

 

微博首页:http://www.weibo.com/susu920706/home?wvr=5

 

博客首页:http://blog.sina.com.cn/u/5024434325

 

 

萌萌的你的我(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