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国际化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启示
3.要有一批经营国际化的人才队伍。缺乏国际化人才是我国扩大跨国经营规模、提高跨国经营水平的最主要制约因素。跨国经营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惯例,掌握多门外语,懂现代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对具有管理经验和较高外语水平的经营者,有针对性的进行跨国经营方面的系统培训,有条件的还可派往国外大的跨国公司进行学习。目前我国在海外约有30万学有所成或正在深造的留学人员,企业可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引进合适的人才。重要的是,企业要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应有作用,加速国际人才队伍建设。
4.努力发挥品牌优势。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可以使企业获得高于一般价值之外的附加值,从而直接为企业创造商业利润。中国企业长期以来缺少品牌和从事无品牌经营,产品只能在国际市场低价销售;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成为世界品牌的廉价生产基地。因此,企业要借鉴海尔和国际跨国公司创品牌的经验,走品牌经营之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改进市场营销,加强品牌的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一经注册就成为商标,受法律保护。所以,企业应当增强商标意识,健全商标管理制度,在创品牌的同时,要及时在国内外注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综观春兰跨国经营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春兰是通过品牌、人才和技术对全球有效资源进行整合并为我所用,采取了海外经营本地化,核心技术扩大化,品牌优势国际化等一系列全球经营理念,造就了一个国际化的春兰。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缩影。在中国加入WTO的今天,中国企业应借鉴春兰的经验,不断探索,走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国际化之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