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因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此而得名。全市辖26个乡镇(办),面积1500平方公里,人口126万。1988年撤县建市,为省辖县级市,是河南省26个城镇化重点发展县(市)、47个扩权县(市)和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52.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896元和11432元。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县级平均水平,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位居前列。被列入河南省区域副中心城市和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行列,位列“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55位,继续保持“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称号。
禹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禹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药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中国“五大名瓷”之一 ——钧瓷的唯一产地,同时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现存地面历史文化遗存2420处,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拥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198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和“中国大禹文化之乡”,2008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11月荣膺“中国中原瓷都”称号。
禹州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位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北距省会郑州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40公里,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邻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西邻焦枝铁路,南有平禹准轨铁路,禹登铁路贯穿西北部,正在修建中的禹亳准轨铁路将实现禹州与京广、京九、京沪、焦枝铁路大动脉的直接连通。S103、S237两条省道与郑州—尧山、永城—登封两条高速公路纵横交汇,贯穿全境,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禹州资源丰富,能源充沛。境内富藏煤炭、石灰石、铝矾土、陶土等矿产资源30余种,是河南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其中:煤炭总储量100亿吨,是全国100家重点产煤县(市)和15个商品煤生产基地之一、河南省三大矿区之一;水泥灰岩储量45.91亿吨;铝矾土矿蕴藏量约2亿吨。电力能源充足,火电装机容量达202万千瓦;水资源丰富,有大、中、小型水库35座,总库容3.78亿立方米;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途径禹州,燃气供应充足;风能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正与中国大唐集团、龙源电力集团、北京许继新能源等三家企业合作开发风电项目。2013年12月,被国务院列为成长类资源型城市。
禹州发展迅速,优势明显。现已初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特色农业为基础、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的产业格局。工业经济实力雄厚,拥有煤炭、电力、建材、钧陶瓷、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其中钧陶瓷企业900多家,年产值57亿元,出口总额1亿美元左右;天瑞、锦信、灵威等6条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能达1200万吨。目前,已形成三大主导(能源、建材、装备制造)、五大特色(钧陶瓷、发制品、铸造、食品和中医药)、两大战略性新兴(生物制药、新材料)产业的格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4家,天交所上市企业4家(统一电器、森源本草、钧龙养殖、万福家园),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0.2%。农业经济特色明显,形成了中药材种植加工、红薯种植加工、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0万亩,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迷迭香标准化种植基地和河南省唯一一家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红薯种植面积35万亩,“三粉”(淀粉、粉条、粉皮)加工企业360余家,年产值12亿元。畜牧养殖业形成“养工贸”一体化链条,畜牧龙头企业18家,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13年,全市粮食总产达54万吨、实现“七连增”,是全国产粮大县和粮食核心区主产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建成旅游景区7处(4A级2处、3A级1处),房地产开发、商贸流通、通信、金融等现代化服务业繁荣,其中电信、移动、联通、金融、保险等营业规模均位居全省县级第一。2013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7.0︰70.2︰22.8。
禹州设施完善,环境宜人。城市建设快速推进,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城镇化率39.8%,绿化覆盖率36.5%、绿地率32.1%,供水、供气、供暖覆盖率分别为85%、70%、60%。建成了3座、日处理能力共计1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能力300吨的垃圾处理场,拥有全国唯一的钧官窑址博物馆、河南省首家县级体育馆、河南省唯一的县级科技馆和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49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公里、省道201公里、县道289公里,城市道路总长15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70公里,乡镇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全市供电实现了户户通,有线电视、移动信号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拥有长20公里的颍河景观带和占地3500亩的森林植物园,颍河水利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市森林覆盖率26.3%,林木覆盖率38.9%,绿化覆盖率39.4%。相继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河南省卫生城、河南省园林城、河南省文明城、河南省林业生态市称号。
我是周晓娜,我正在参加网络营销能力秀的比赛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yuguan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0957172.html
来源:周晓娜新浪微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