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家乡区县: 封丘县

吹奏乐

吹奏乐以吹为主,辅之以伴奏,以达到音韵和谐,悦耳动听。如唢呐辅之以笙、笛、弦、琴、鼓、梆等。常见的节目是“百鸟朝凤”、戏剧“三哭殿”、“七品芝麻官”、“秦雪梅吊孝”、“三上轿”、“穆桂英挂帅”、“寇准背靴”等。

管弦乐
   管弦乐是以铜鼓、长号、曲号、套管号、提琴、胡琴等合奏曲,其特点是:吹奏起来气宇轩昂,“文化革命”时期中断。

打击乐

打击乐以大挠、大钗、大鼓、小鼓、大锣、小锣、二钗、梆子、边鼓、手板、碰铃等配合起来,混合敲打。主要是造成声势,烘托气氛,用于舞台和民间文艺活动。

民歌
   封丘县旧社会的民歌大都是揭露剥削阶级、歌颂英雄人物、喜庆丰收的内容。

新中国建立以后,为歌颂翻身后的好日子,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毛泽东思想,歌颂四化建设,人民群众而自编了很多热情洋溢的民间歌曲。

民间文艺

封丘县民间文艺活动已久,新中国建立后,民间文艺活动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迅速发展起来。活动于县城和农村的有狮子舞、高跷、旱船、秧歌、抬老四、龙灯、二鬼摔跤、大头和尚、放烟火、骑小驴、推小车等。

封丘县大盛班

封丘县大盛班成立于清代中叶。是封丘县衙壮丁班管理的豫剧戏班。民国时期曾由孟广仁领班。当时流传俗谚云:“愿看大盛班的赤脊梁(戏箱简陋),不看义成班的花衣裳(戏箱好)。”

封丘县民乐班

封丘县留光乡榆林村在清末时,每于年节玩大头和尚。1938年日本侵占该地后,社火玩不成,但尚有少数人会唱,经戏迷郭中倡导,便组织了一个豫剧科班,初名龙虎班,后改民乐班。

 

changmeiling(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