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风水:选宅基、墓地等活动时,也是请懂“天干地支”的明白银(人),也称先生,帮忙查看吉凶。
泼汤:家有老人故去,老人的儿子、女儿、儿媳、侄子、侄女、孙子、孙女,先在灵前守灵哭灵(有的地方同辈的弟、妹也要守灵送汤);汤:是上好的小米熬好的粥。孝子贤孙们披麻戴孝,在主事人(司仪)的带领下,把老人的灵牌放在大街上,全体叩拜,将小米粥撒在灵位前,好让老人的亡灵吃饱喝足后,在去西方极乐世界的路上不挨饿。
泼汤的意思:老人故去后,晚辈们给老人敬上的从阳间到阴间的送行饭。
泼汤一般是三次,也有地方泼五次或七次。泼汤的间隔时间,主事人是根据来吊仪(吊唁)客人来的时间随时定,但整个泼汤时间一般不低于三至五小时。
敬天:比如,过了麦收季节,全村凑些钱,宰猪杀羊,各家各户送上贡品、卷纸、香、黄表等,一同磕头“敬天”,感谢苍天今年给的好光景,祈求来年更好地收成。
就像我们的土话和方言一样,我们平时几乎不说、不用,反自是旮旯糊器里几乎都想不起来咧……我暂时想到的就这些……
还有一些习俗,虽然有一定的具体做法,但没有给这种形式起一个名称,比如:有很多人得病后将煎完的中药渣倒在大街或路口上,意思是让过往行人将病灶和晦气带走以及将病根造(踩)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