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雪片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宝应县

宝应荷藕,又名宝应莲藕,江苏省宝应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色泽鲜艳,表皮光滑,体白个大,产量高,品质优秀。用它加工的多种藕菜也非常著名,明代为朝廷贡品,入选《中华名菜谱》,并被列入国宴“国菜”之列。

相传在很久以前,宝应的五湖四荡原来是白水一片,只长些芦苇、蒲草。有一回,天宫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来到瑶池,拨开云层,遥望人间,只见宝应东荡地区,方圆百里,水天一色,碧波荡漾,好一派湖荡风光。玉皇大帝见状,连声赞道:“此乃人间仙境啊。”王母娘娘在一旁附和道:“此景虽妙,但有不足,缺少花卉点缀。”玉皇大帝点头称是,便命荷花仙子捧出一把瑶池莲子,播撒湖荡。从此,这里莲叶田田,荷花盛开,粉白嫣红,清香飘溢,宛如天上的瑶池仙境。从那时起,每逢中秋佳节,民间有选用上等“连枝藕”供奉月公和吃藕饼的习俗。这里的藕粉还曾作为朝廷贡品,被誉为“鹅毛雪片”。

早在唐朝,荷藕种植就有文字记载。诗人储嗣宗《宿范水》:“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至明代,荷藕已成为宝应大宗生产的土特产品,《万历志》列“宝应十景”中有“西荡荷香”。清代《康熙志》列“宝应十二景”中有“莲叶接天”,植荷盛况可知。1933年《江苏全省物品展览会特刊》载:“宝应植藕85000亩,亩产1500斤,年产藕12750万斤;藕粉2000担,品质纯真,性黏味美,富营养质。”20世纪70年代时,宝应开始“沤改旱”,湖荡减少,但依然留下了“五湖四荡”:宝应湖、白马湖、汜光湖、广洋湖、射阳湖、獐狮荡、绿草荡、和平荡、三里荡,共90万亩滩涂水面。其中,荷藕种植面积20万亩。[5] 据2010年统计,宝应县常年种植荷藕近20万亩,遍及全县乡镇,商品藕年产量突破30万吨,实现年产值10.6亿元,是江苏乃至全中国著名的荷藕产区。全县围绕荷藕食品开发的大小企业有49家,其中江苏荷仙食品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全县荷藕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县各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有保鲜、水煮、盐渍等八大系列共100多个品种。
21世纪以来,县内加工企业与扬州大学、武汉水生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准备进行NEC果蔬汁、浓缩汁、果胶等项目的开发,进一步增加产品的种类。全县荷藕加工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创汇3500万美元,其中宝应的藕制品占日本市场的70%以上份额。为大力发展荷藕产品流通,宝应荷藕基地建设逐步优化,订单农业稳步发展。荷藕加工龙头企业主动与乡镇、村、种藕大户签订收购协议,加强了产业链条的衔接,大力发展以“公司 基地 农户”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共同体。到2010年,全县还有荷藕流通经济服务组290多个,从业人员2500多人,从事商品藕的批发销售。
围绕发展特色经济,宝应荷藕这一传统农业支柱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2010年,宝应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宝应荷藕节。吸引了一批全球知名公司和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促进了全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营养成分

每100克可食部含蛋白质2.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8.1克,钙18毫克,磷51毫克,铁4.4毫克,以及维生素b和维生素C。 生藕具有消瘀清热,除烦解渴,止血(鼻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化痰,治肺炎,肺结核、肠炎、脾虚下泻、妇女血崩等诸症。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失去了消瘀清热的性能;而变为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

品种特点

宝应荷藕以红莲为主,据历史记载,唐代鉴真大师东渡时,将扬州红莲携带到日本,亲手栽植在奈良唐招提寺,播下了中日友谊的种子。悠久的种植历史使宝应形成了以顶尖“红芽”为特征的三大独特品种,号称宝应“美人红”、“大紫红”、“小暗红”(小雁红)三大红莲为当家品种。“美人红”藕香色白,“大紫红”个大孔宽,“小暗红”粉足生淀。荷藕生长一般于每年4月下旬下藕秧,6月-7月为花莲期,始采莲,7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采藕期。不同季节采收的藕品质风味不一,花香藕清甜爽脆,嫩如鸭梨;中秋藕上市藕始有粉,宜制作各类藕菜。

hey123(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