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编辑
打造基础阶段(1993-1997)
该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周边环境不尽人意,生源较差。以韩校长为核心的校领导一班人,清楚的认识到要创品牌,就要先立脚,踏下心来扎实抓教育教学质量,所以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三个一切”的办学宗旨,提出了“五严治校”的管理策略,致力于“外树形象,内练真功”,严抓教育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终于,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1997年中考中,7个学科全部名列新华区第一名,当时新华区委张振江书记说:“42中发展4年,7个学科7个第一,是新华区的一个奇迹。”并决定奖励学校5万元。这种肯定和奖励,是对42中极大的鼓舞与鞭策。
改革创新阶段(1998-2001)
1993年学校建校时规划是36个教学班,占地仅43亩地,只有初中,1996年学校开始招高中,1999年第一届高中高考成绩一鸣惊人,受到到石家庄教育局的高度评价,并给学校颁发了“石家庄市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奖,当时全市只有6所学校受此殊荣。这之后到2006年我校已经连续8年受到表彰。1998年,随着学校声誉的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兵分四路到外地考察先进学校办学和改革经验,并在省市领导的支持下,出台了42中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的改革方案。加挂了“河北省新世纪实验学校”校牌,学校从此列入河北省外国语学校序列,享受外国语学校待遇和政策。如初高中招生政策,学校广纳了社会资金,收入由93年的十几万到2006年的2000多万。
发展提高阶段(2002-2006)
到2001年,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校迅速成为社会热点学校,现有的规模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学校把门脸当教室,租党家庄房屋做学生宿舍,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学校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与锦绣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办学,投资7000万,扩地150亩,2002年完成了一期工程即60个教学班,18个实验室,2个阶梯教室等综合教学楼和2个分别住1500人的学生公寓,能容纳3000人同时就餐的食堂。学生在校人数由开始两个班100多人,107个教学班、教职工400余人,学生7000人。但我们仍然不满足现状,2002年,在中国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即将到来之际,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分析当前的形势发展,发挥我校的外语特色,扩大教育开放力度与世界接轨,吸引国外学生来华学习。2002年5月省教育厅批准我校加挂河北国际学校校牌。42中成为河北省第一批允许接受国外学生来华学习的学校。[1]
2013年是42中建校20周年,学校组织了以"20年足迹,梦想从这里起飞"为题的大型文艺演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