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沔阳民艺—草编

家乡区县: 湖北省仙桃市

草编艺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价廉物美,薄利多销。江汉平原广泛种植小麦,作为重要的一门副业生产——老沔阳的草帽编制,历来有名。如沙湖、彭场、沔城、毛嘴等乡镇。
编草帽艺人,在麦收时节就选好了小麦草原料的田块,其质量标准是秸秆粗壮,无病虫害。小麦收割回后,不选用机械去脱粒,采用连枷人工拍打麦穗的办法,打下麦粒,这样,选用的麦秆才不会被损坏。整理麦秆,先用铁齿 梳耙将麦叶梳掉,再按一定的长度截断麦秆后,捆好存放备用。编制草帽前,把麦秆去喷淘米水或淋面糊浆,使之柔软光亮。剖开麦筒,趁湿草即可由人工或使用机械,编出各式各样的草帽来,晾干后即可出售。
草帽作为一个时代的流行时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市场供不应求。小麦草主要用于编制草帽外,还可以编出神奇的儿童玩具,如各种小人、珍禽瑞兽等,特别是用染过色的小麦草编出的小动物,更是栩栩如生,逗乐稚拙。
沔阳湖乡多水浇地,打下稻谷收获的稻草到处都是。用稻草作草编材料,只能编制出一些粗货产品来,如手工编制的蒲团、鸡窝、草鞋、草蓑衣等;机器编制的如草绳、草包,床垫、草帘子等。
年岁大的人对草包并不陌生,稻草编织成草帘后对折,两面用细草绳缝合,一面是口,成品草包呈长方形,现在多用编织袋代替了昔日的草包。
草包除了可装运农副产品外,抗洪抢险也功不可没,主要用途是用草包去装沙石、泥土,去堵塞江河堤坝的溃口,力争把水患损失减到最小。所以水利部门的防汛险段都备有大量的草包,以防不测。
老沔阳用蒲草编制的凉席,是江汉平原草编中一个较突出的产品,远销国外,出口创汇。沔阳县轻工机械厂也研发生产出草编凉席机,深受用户好评。
用玉米衣作原料可编出各式提兜、提篮、小盒、坐垫等,既是生活用品,也是观赏品。
高粱穗子的茎秆部分,可用来扎地扫帚。高粱藐子(方言)细秆,可用索线连起,做成洗锅帚、锅盖帘、笸箩、鸟笼等,经济实用。高粱主秆截断后,劈出篾和肉,可做成各种各样的儿童玩具,如磨担、竹床、眼镜以及建筑物等,简练而又富有表现力。
老沔阳民间草编艺术,利废为宝,独具特色。经济不富裕的年代,是广开财源很好的门路,表现出民间艺人极丰富的智慧和高超的艺术才能。

田佳齐(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