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政策啊

家乡区县: 虞城县

2010年虞城县自营出口2587万美元,是2005年的将近4倍,年均增长32.5%。外经方面,“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出国经商和务工人数逐年增加。虞城县拥有因私护照几千人,仅拥有利比亚护照的人员就达100余人。2010年虞城县被确定为全省外派劳务基地县。构筑完善并畅通了农村流通渠道,有效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乡村农家店遍地开花,五年累计改造建设农家店524家,覆盖全县80%以上行政村。家电下乡2010年销售量15万台(件),是2008年家电下乡启动开展当年的11倍。利用信息化促进农产品销售, 2010年网上销售额近8亿元,是2006年启动开展网上对接会当年的37倍。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亿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长17.3%。

政策

虞城正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和团结鼓劲的舆论环境,已形成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发展氛围。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工作环节,在全市率先成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实行一条龙服务,项目办理手续由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一个部门承办到底。对外来投资者的企业注册登记和生产经营环境实行领导责任制;对投资企业建设,实行全方位服务。企业开工投产后,实行经常化服务。

来虞城参与投资的管理人员及一切随员,可免费办理入户手续。外来投资者,无论兴办哪种形式的企业,都依法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虞城县有待投资的主要项目有:花木兰风景区、工业园区道路、水厂等基础设施建设;纺织、服务、箱包、电子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苹果、山药、粮食、棉花、芦荟、肉类等农副产品加工业;高效农业开发、黄河故道开发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虞城得天时而占地利,享政通而悦人和,成为一片资源丰富、商机无限、充满希望的热土。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夏粮总产41.5万吨,秋粮总产25.1万吨,均创历史新高。全县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3.43万公顷,发展订单3.43万公顷;以红富士苹果为主的水果总产30.56万吨;棉花面积1.8万公顷,总产2025万公斤;蔬菜面积9660多公顷,总产9.1亿公斤。以5类10大基地(项目)建设为重点,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优质红富士苹果基地发展优质高档果面积1.07万公顷;蔬菜花卉基地面积发展到141.2公顷,温棚1088座。以粮食、棉花、蔬菜、牛奶、肠衣等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县订单农业基地超过2.67万公顷,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建立完善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动物检疫及监督体系,形成覆盖全县的县、乡、村三级疫情快速测报网络。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红富士苹果、科迪集团乳制品和速冻食品系列获中国首届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最畅销产品奖。认真实施“绿证”工程、“跨世纪青年科技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培训农民5700人次。

加强县、乡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组建县农业专家组,采取寓服务于经营之中的科技服务新方式,发展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新路子,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大力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加强“兴农网”建设管理。全县猪、牛、羊、禽存栏分别为52万头、25.5万头、86万只和400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0.6万吨,禽蛋总产量3万吨,奶类总产量6.1万吨。以科迪集团为龙头,实施4万头奶牛工程,全县新增奶牛16330头。被省畜牧局评为“畜牧大县”。全县共打配机井92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00公顷、旱涝保收田面积1260多公顷。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6.8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植树595万株,顺利通过省级造林绿化模范县验收。新增农机总动力11.4万千瓦,总量达到141万千瓦。新建农村沼气池2.1万个。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完成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29.8%。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呈现集中连片发展态势,围绕主要干线公路已建成工贸小区39个、专业村和专业群体20个。全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5.1亿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落地招商项目539个,全年实际到位资金24.12亿元。

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年改建、修复、新建公路184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393.7公里。连续6届12年获全省公路“好路杯”竞赛“金杯县”称号,全市评比连续6年获第一名。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乡镇规划编制率达100%。省级重点镇杜集,市级重点镇利民、界沟、张集的镇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投资1470万元的城网改造工程即将竣工,农村电网改造取得新进展,完成供电量2.29亿千瓦时,增长11%。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完成,农业税率调减3个百分点,全县农业税及附加减征3006万元;落实兑付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1456万元。全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完成,推进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完成,全县34个粮食购销企业共减员分流2028人,减员分流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全县农村信用社新增股金4810万元,资本充足率达到4.1%。乡镇人员定编定岗分流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乡镇卫生院上收县卫生局管理工作稳步进行,实行全员聘任和全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皇攀攀(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