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博物馆,原名中卫县博物馆。中卫市作为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产地,千百年来见载文献屡见不鲜,但很少发现实物证据。近日在沙坡头区文昌镇一古宅发现两块有枸杞图案的角柱石浮雕,经专家和中卫市文物部门论证为明代浮雕,其风格和中卫明代高庙浮雕同出一辙。
2藏品
编辑
该角柱石浮雕镶在农户门前墙两侧,浮雕高0.73米,宽0.47米。一块是杞鹤延年图;一块是杞鹿(齐禄)同寿图,意即六合(鹤鹿)同春,国泰民安。二块浮雕的正面,是鹤鹿衔枸杞枝的图案,鹤鹿衔着一枸杞枝,是祝寿的最好礼品。枝上有果柄痕,在2片枸杞叶的衬托下,显露出纺锤形的枸杞果。图案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生长在山坡上枸杞树的蓬勃烂漫,雕工专家称极尽绝诣。鹤衔枸杞枝角柱石浮雕图案清晰完美,画面栩栩如生。鹿衔枸杞角柱石浮雕图案有破损,画面较为模糊。二块角柱石浮雕右侧,分别是荷花和牡丹,画面精美,构思巧妙 据 76岁的李姓房主讲,二块有枸杞角柱石浮雕自她嫁到男方家就有,没有人能讲清楚它的来历。中卫市文馆所所长石宇清说:“沙坡头区发现的明代枸杞角柱石浮雕,其精美的图案和构思,堪称中国枸杞实物重大惊现,为枸杞文化研究提供了最重要最翔实的物证,进一步确定了中卫市在中国枸杞产地源头的地位。”
4清代石碑
编辑
两块长期在城区宣和镇张洪村被村民当作沟渠桥板的清代石碑被拉运到市博物馆收藏。
两块石碑大小基本一致,都重约1吨多,长2米,宽70厘米,厚25厘米。一块写有“黄清敕封修职郎乡饮大宾戊午科乡荐显考植菴俯君之墓”;另一块石碑中间写有“源远流长”四个大字,两侧分别写有“中卫县事岭南姚廷柱扦穴并题”和“乾隆岁次癸酉夹钟日武举张建邦敬书刻石”两行小字。两块石碑两侧都有浮雕龙纹图案,据文物工作者初步分析,这两块石碑可能是清乾隆年间当地一地位显赫的大家族墓葬用的石碑,其中一块可能为墓碑,写有“源远流长”字样的可能为牌坊碑。
李永祥说,这两块石碑1986年就被发现了,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将其运到当地文物部门收藏,以至被当地村民当作沟渠桥板用。最近听说有人要收购这两块石碑,为了防止文物流失,市博物馆决定将其收藏,经与当地村民协商后,雇车将其拉运到了市博物馆。
5新建规划
编辑
2008年9月15日,在中卫市文物馆所和自治区文物局的支持下,这个集团近日开始在中卫古酿酒和古窖藏遗址上扩建宁夏酒博物馆。
据了解,投资2000万元新建的宁夏酒博物馆占地近2000平方米,分为宁夏酒史、宁夏历代酒器酒具、中卫古酿酒和古窖藏遗址以及馆藏书画精品等四个主题陈列馆。陈列馆以历史年代为主线展示宁夏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千余件酒器和丰富的酒史资料,其中一件清同治年间重达1300公斤蒸酒铸铁甑锅,其体积被专家考证后断定为“中国第一蒸酒锅”,并连续使用到现在。为此,中卫规模酿酒的生产历史至少有140年,位居全国第4位。还有一件从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古代波斯国宝级文物酒具鎏金银壶,被专家确定为世界罕有,中国仅有,也将亮相宁夏酒博物馆。 目前,宁夏酒博物馆已被中卫市文物馆所和自治区文物局上报为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于明年7月建成并向社会开放,接待国内外参观者。
6项目概况
编辑
中卫市博物馆新馆,本项目基地位于中卫市西南。规划总用地面积约 7.9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6240㎡,其中博物馆建筑面积5049㎡,图书馆建筑面积5101㎡,文化馆建筑面积5331㎡,容积率0.2。
设计理念 本项目立足中卫市,希望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建筑设计与城市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体现中卫地域、文脉特点的文化建筑,使中卫市的建设走在时代的前列。
设计理念
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布局首先以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用地周边相邻地块的用地情况。分析城市人群的流动方向与特点,整体进行建筑布局。本项目由南向北依次布置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三个建筑单体交错布置,形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得综合体。
总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 图书馆平面设计:图书馆设计注重其阅览功能、会议功能、信息化功能以及交往功能。整体分为前后两个主要的功能分区。前区围绕两个三角形中庭布置公共阅览空间、交往空间以及会议空间(可单独对外)。后区为书库、业务及行政办公区。首层、二层通过中庭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
平面设计
博物馆平面设计:博物馆设计注重其观赏功能、交往功能,尤其是观赏流线的顺畅及其行为过程空间的连贯性、趣味性。博物馆平面设计整体分前后两个功能区。前区为观众服务及陈列展示区。内部空间围绕二层高共享中庭展开在其四周布置不同的空间陈列展示不同的展品。一、二层展示空间互相渗透,相互协调,后区为藏品库区及技术办公区,集中布置在平面北侧一、二层,两区通过中庭西北角通道相互联系。
文化馆平面设计:本项目文化馆设计是在其传统的群众活动区、学习辅导区、专业工作区、行政管理区基础上,应业主要求在首层北部集中布置几个由中小型影厅形成的专门的影视文化区。由于文化馆各种功能区的流线较复杂,因此我们采用水平与竖向分区相结合的手法,将功能联系较紧密的功能区就近布局,形成一层为群众活动区 影视文化区,二层为学习辅导区 专业工作区 行政办公区的平面布局。为了便于影视文化区的独立运营管理,特在首层设置了面向应理街的专用出入口。
立面创意 本项目建筑立面设计采用现阶段国际流行的"表皮结构"设计手法,即认真研究中卫市及本项目周边建筑及环境特点,提取相关元素,加以抽象凝炼,并运用到建筑表皮设计中,从而创造出既具有中卫市人文特点的、又能深刻反映其文化内涵的公共建筑。
立面创意
具体到本项目,经过现场考查,收集资料我们发现数十年来伟大的治沙成就、沙漠中古老的岩画文化遗存以及古老的黄河古域,无不反映出中卫市久远的历史,城市的特色。我们根据当地特色提炼出以正方形及三角形为主题建筑外立面选用挪威冰花兰花岗岩,清水装饰水泥板,蓝灰色Low-E中空玻璃等主要三种装饰材料,通过花岗岩与采光窗所组成的岩画的抽象几何图案, 立面中由不同质感的装饰水泥板的意喻为当地层层山峦的灰色背景,蓝灰色玻璃的颜色与质感与中卫市黄河之水是如此接近等等。无不带有中卫市的气息。所有元素的组合使得这一组文化建筑一气呵成,浑然天成,意境深远。
景观设计 本项目建筑周边场地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协调一致,进一步呼应与反衬建筑立意,呼应建筑母题,反衬建筑深刻喻意,突出古老文明与新社会治沙成就的主题。
景观设计
建筑东广场设计为几何式园林景观,广场临近建筑设置浅水池,水中设卵石造型。一方面倒影水池衬托出这一组文化建筑的高雅、幽远;另一方面意喻中卫市黄河古域的古老文明,又是中卫景观"黄河奇石"的引伸。既彰显宏大气魄,同时满足集散要求,建筑西广场为沿河自然式园林景观,突出生态主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