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抗战老兵叶仲英 走过十年从军路

家乡区县: 云浮市云城区

记者根据热心人士的报料,在云城区云城街道全乐村,找到93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叶仲英。叶老虽已如此高龄,但仍然身体硬朗,行动自如,说话声音洪亮,听觉灵敏。见到记者后,叶老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从军经历。
歆鷌n旷篾i曏穓簭棣Wj簫z捉|_v踋扼_w鱛?}咧…�云浮中学读高中一年级。当时为躲避日军飞机轰炸,云浮中学曾于1938年搬迁到城西太空岩上课。他读高中时,仍在太空岩上课。那时,罗云师管区成立学兵模范队,专门招收有志从军的青年学生入伍。为响应抗日救国的号召,叶仲英自愿报名应征,经过简单的考试,他顺利被招收入伍。
一直在营部观测班当观测兵
学兵模范队几十人在云城春岗山学习军事知识,训练了一段时间,上级把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学员编入作战部队。叶仲英被编入当时驻防英德的国民革命军62军直属山炮营营部观测班。直到抗战胜利,他都在观测班,后来担任观测班班长。
“62军军长叫黄涛,营长是湖南人。部队驻地在英德清塘。在英德驻防期间,夜深人静时,常常能听到粤汉铁路方向传来的炮战声。”叶老仍清晰地记得当年的人和事。“我们观测班只有五六个人,是专门为炮兵服务的。我们的‘武器’只有测量方向盘、测远机,工作任务就是测量炮位与敌人的距离,计算出打炮的方向、角度。方向盘标明6400密位,即现在通常说的360度。一度就等于17.77密位。”
1944年下半年,叶仲英随部队从广东英德出发,进入湖南与日军作战,转战湖南、广西两地。他随山炮营到过百色整训,半个月后又被调往田阳县驻防。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随部队从广西田阳县经靖西县前往越南河内。大约一个月后,他随部队从越南乘美国军舰到台湾接受日军投降,接收日军物资。
叶老仍依稀记得,当年乘坐军舰五天五夜才到达台湾。这五天五夜在大海上航行,大家都感觉十分难受。很多人出现晕船现象,不少士兵吃不下东西,变得面黄肌瘦。他由于身体素质好,没有出现晕船现象。
到台湾后,驻地在台南。在台湾逗留的时间大约为11个月。1946年底,叶仲英随部队从台湾乘船回到大陆,在秦皇岛登陆,部队在唐山、天津等地驻防……
1949年1月,天津解放时,叶仲英所在的部队全部人成为解放军的俘虏。当时,解放军干部动员叶仲英加入解放军部队,他因为离乡10年,归家心切,加上不懂得政策,选择了回乡。至此,他结束了10年从军生涯,被遣散回乡。
从天津回广东,他也经过了无数的艰辛。首先是从天津火车北站沿着铁路步行到山东济南,走了很多天的路,鞋子都磨破了,后来只好赤脚走路,脚上磨出了不少血泡。接着乘坐马车前往青岛附近,然后步行到青岛港,再从青岛港乘船回上海。因坐不上回广东的船,只好去爬火车回杭州。在杭州住了一晚后回南昌,从南昌乘火车沿粤汉铁路回韶关、广州。当时广州还没有解放,他由于生活没有着落,又被迫当兵,碾转多个地方,直到1949年9月才找到机会脱离部队回到云浮。回到云浮高村时,他还受到当地“自卫队”反复盘问,可谓历尽艰辛才回到家乡。
晚年喜欢读书看报写大字
叶仲英18岁去当兵,10年后回到家乡。当时见到结发妻子,彼此都认不出来了。后来,他与妻子长期在家务农,生育了5个子女。他的妻子于1975年去世。如今他有6个孙子,1个曾孙。
解放后,他担心受到连累批斗,将从部队带回来的证件等抗战时期的物品全部烧毁了。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十分可惜。
人民公社时期,他做过生产队的记分员、会计、水利员,在乡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生活。
如今,93岁高龄的叶老不用拄拐杖,做饭、煮菜、打扫卫生,甚至连晒谷、砍柴等家务都能做。家人也十分孝敬老人,不让他做辛苦工。叶老也乐得清闲,经常读书、看报纸、练大字打发日子。他还喜欢看电视,特别是那些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他看得津津有味。
广东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上门探访时,叶老爽朗地说:“你们说我是抗战英雄,我愧不敢当呀!但国家危难的时候,我参加了抗日战争,亲历了抗战的艰苦岁月。”
叶老思维非常清晰,健谈,和我们聊了几个小时,仍意犹未尽,并且毫无倦意。他从入伍路线到英德清塘,从山炮观测专业术语讲到部队从英德开赴湖南、广西与日军作战,后到越南转台湾驻防,再回到大陆作战等细节讲得清清楚楚。他怕我们不懂,还拿出纸笔来,画出观测示意图,讲述当年工作的情景。
像叶老这样有文化,记忆力好,连续说上几小时且思维不乱的抗战老兵,现在已经十分罕见了。临别,我们再次祝愿叶老健康长寿,家庭幸福

后日比我昆(2015-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