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经济发展现状

家乡区县: 北京怀柔区

怀柔区旅游产业作为全区六大经济主导产业之一,自1984年修复慕田峪长城开始起步,在经历了起步运行、发展壮大两个阶段
以后,2004年以来逐步进入了全面提升和品牌打造阶段。这期间,我们充分发挥地处京郊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
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并通过实施大力度的资源开发和升级改造,促进了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整体接待档次的逐步
提升。目前,全区已建成自然和人文旅游景区26个,其中国家A级景区11个,AAAA级景区4个;不同规模档次的宾馆饭店、培训
中心和各类度假村120余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50家,四星级3家;乡村旅游村35个,乡村旅游接待户3200余户,其中市级村23
个,市级户1276户;各类都市型现代农业观光果园、采摘园、垂钓园500余个,全区住宿业共有床位4.5万余张,直接就业人员4
万余人。全区形成了以“两带、两谷、四区”为主的大旅游产业新格局。“两带”即:百公里生态观光带(燕山满韵风情大道
)、怀九河多彩休闲旅游带。“两谷”即“夜渤海”、雁栖“不夜谷”。“四区”即:红螺山旅游度假区、杨宋影视文化旅游
区、庙城时尚休闲旅游区、汤河川满族风情体验区。2008年,全区共接待中外游客113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1亿元
,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9.6%和12.2%,两项指标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旅游产业在提升怀柔城市形象,繁荣地区经济,推进农
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广大市民双休日、节假日旅游活动需求以及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
著作用。

整体发展水平处于京郊领先地位。通过不断发展,全区旅游产业规模和档次不断扩大和提升,并始终保持全市各郊区县领先地
位。截止到2008年,怀柔共有旅游单位931个(含住宿业、旅游景点、旅行社、旅游商店),位居远郊十区县第二位。其中住宿
业单位883家(含社会旅馆、星级宾馆、培训中心、景区住宿、垂钓园住宿),排十区县第一位;旅游景区26个,其中国家A级
景区11个,排十区县第二位;旅行社19家,排十区县第一位;旅游商店3家。乡村民俗旅游经营户3200户,排十区县第二位。
2008年接待的1138.2万人次和13.1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均位京郊十区县前列,仅次于昌平和延庆。

赵宏伟(2015-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