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家乡代言--古典园林和扬州文化

家乡区县: 扬州市邗江区

清时有人对江南名城曾这样评论过:“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扬州的园林兴建于何时呢?要想确切地说出扬州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园林建于什么时候,是有困难的。但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濞在这里做吴王时,曾在北郊雷陂(又称雷塘)之畔筑有钓台,这是史有明文的。据历来注家的说法,南北朝刘宋时的鲍照在他的名篇《芜城赋》中,在回顾广陵故城时,提到广陵在它的全盛时期曾有“藻扃黼账,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装饰着彩门绣帐的歌堂舞阁和点缀着石池玉树的渔猎之地的馆苑,就是指吴王刘濞时期的建筑。那么,这说明至迟在公元前150多年,扬州就有了规模较大的园林式的建筑了。在这之前,扬州已具备了造园的技术条件,也是不难想象的。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44),徐湛之来广陵做南兖州刺史。徐是南平王刘铄的舅子,随王刘诞的丈人,算得上是皇亲国戚。史书上记载:“广陵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南望钟山。城北有陂泽。水物丰茂,湛之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盛,花药成行。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适,一时之盛也。”城北的陂泽也就是雷陂,徐湛之在这里构筑园林,可以说是见诸史籍的一次有计划的造园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广陵旧有高楼”云云,透露了这样一个事实:前代遗留下来的园林之类的建筑或遗迹是不少的。

  大业元年(605)以来,隋炀帝屡次来到扬州。在扬州大造离宫别馆,著名的有江都宫、显福宫、临江宫(又名扬子宫)等。这些宫馆,既有崇殿峻阁,复道重楼,又有风轩水榭,曲径芳林,甚至传说还有与洛阳的“幽房曲室,千门万牖,人误入者,终日不能出”的“迷楼”相似的扬州迷楼,可说是宫室和园林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当时有许多北方匠师参与了此类工程。他们与南方的匠师互相交流互相融合,促进了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后来扬州的园林建筑有南北之长,是这时期奠定基础的。扬州的隋宫,至唐仍在,不过有的已改作佛寺,如为读唐诗的人所熟知的禅智寺,原来就是隋代的行宫。

  唐时,全国之盛推扬州为第一,有“扬一益二”之称。其时“扬州侨寄衣冠及工商等,多侵衢造宅”。在市井相连的“春风十里扬州路”上,园林占有很大的比重。从杜牧的“天碧楼台丽”,姚合的“园林多是宅”等诗句中,可以想见当时扬州园林之盛。唐李复言撰的《续玄怪录》中有一篇叫《裴湛》的,说贞观中有药商裴湛,在唐代扬州二十四桥之一的青园桥东有樱桃园住宅,这座住宅“楼阁重复,花木鲜秀,似非人境,烟翠葱茏,景色妍媚,不可形状”,很有些气势。据说另有一座“郝氏园”的,较樱桃园犹有过之。更“有大贾周师儒者,其居处花木楼榭之奇,为广陵甲第”。这些例子说明,园林的规模一般都是不小的,这是唐代的高度文化成就在一个局部的反映。但扬州的繁华并没有能维持多久,唐末,“自(毕)师铎、秦彦之后,孙儒、杨行密继续相攻,六七年间,连兵不息,庐舍焚荡,民户丧亡,广陵之雄富扫地矣”。众多的园林,只有从文字记载上去领略了。

^-^(2015-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