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经出现过一篇《为跑分而生的超级计算机》,质疑超级计算机的投入产出比太高,人们对我国是否应该继续投入超级计算机莫衷一是。现在百度却高调进入这个领域,确实让人觉得有些意料之外,毕竟百度在云计算上已经投入巨大并且做得很好了。它在阳泉建立了亚洲最大数据中心,在GPU计算、绿色计算上都取得了领先。能够证明其计算实力的还有两点,一个是百度大脑,这是一个人工智能引擎,李彦宏曾对外表示它已具备3岁小孩智力,底层驱动正是百度云计算平台;另一个是百度大数据引擎,这是全球首个开放式大数据引擎,百度已将它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开放出来。
百度在大力投入云计算的同时投资超级计算机,自然不是为了前面所说的“跑分”,进入全球第7、很难做到第1,与天河2号竞争这不符合百度的风格和利益。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促使百度进入超级计算机:
1、科研的需要。超级计算机在商用上还缺乏有说服力的竞争力,不过在科研上它却有着不可替代性,尤其是大规模、实时数据处理。百度在研发上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在中国同行中名列前茅,已连续6个季度增长率超过10%,其中很大部分放到了语音、图像、大数据这些需要强大计算能力的技术上,有了超级计算机或许可以做得更好,正如开篇所提,百度在人工智能基准测试取得全球最佳成绩正是基于Minwa。这些技术最终目标是要让百度的产品尤其是移动搜索,变得更加智能,而百度已立志成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2、技术的突破。人们在过去太过于关心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这样的指标,对于它的能耗、成本却鲜有关注,同时也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百度的超级计算机Minwa很可能是基于GPU计算,这比CPU更节能,且计算能力更强——只是对计算任务有所要求,它更适合图像处理。百度此前已在阳泉数据中心采取GPU计算,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Andrew Ng)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学者,他在一个实验后的结论是,三台服务器共装了12个GPU就可以达到12 万亿次/秒的运算能力,远远超过谷歌1000节点CPU群的运算能力。因此,百度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很可能采取了GPU计算,进而在能耗和成本上有所突破。英伟达早在2011年就表示将会使用自己的高端GPU和新的GPU ARM芯片在西班牙制造一台新的超级计算机。
3、超级云计算。将普通服务器组合成集群的云计算平台可以与一台超级计算机实力相当,倘若将超级计算机连接起来构成集群,计算能力则会指数级增长。这看上去还有些痴人说梦,不过未来超级计算机组网进行计算,形成超级计算机集群,超级云计算平台应该是必然结局。百度如果要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很可能会进行这类方向上的尝试,不过这得拥有自己的超级计算机。
4、客户的需求。百度已推出大数据引擎旨在为第三方开发者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提供大数据处理服务,同时百度还有PaaS形态的云计算平台。它的一些潜在客户,比如华大基因、中国气象局、动漫企业等等很可能有需要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的计算需求,百度拥有自己的超级计算机并将之与云计算平台集成将可以满足所有计算需求。天河1号在2011年将尝试过通过云计算平台将冗余计算能力开放出来做动漫渲染。
最后,不得不用那句俗套的话来总结本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可以回答百度为何要做超级计算机这个问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