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家刘醒龙

家乡区县: 湖北省英山县

刘醒龙,著名作家,1956年生,湖北黄冈(现团风县)张家寨村刘下垸人。生于古城黄州。曾客居英山县,1973年毕业于该县红山中学。曾任县水利局施工员、阀门厂工人,县文化馆创作员、县创作室主任,黄冈地区群艺馆文学部主任、黄冈地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赤壁》文学季刊执行副主编。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文创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芳草杂志社总编。曾获首届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长篇小说〈圣天门口〉)、第二届(2003-2005)中国小说学会长篇小说唯一大奖(长篇小说〈圣天门口〉)、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抵挑担茶叶上北京〉)写有中篇小说《凤凰琴》(被改编成电影),第四、五、六届《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凤凰琴〉〈白菜萝卜〉〈分享艰难〉),第七届庄重文文学奖、首届青年文学创作成就奖等。首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决审团奖(长篇小说《圣天门口》)。台湾地区《联合文学》奖(中篇小说《秋风醉了》)。中篇小说《凤凰琴》和《秋风醉了》被改编为电影《凤凰琴》和《背靠背脸对脸》,获国内外多种大奖。长篇小说《爱到永远》被改编成大型舞剧《山水谣》获文化部戏曲文华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韩等文。2011年8月,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9月25日,在湖北省作协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湖北省作协副主席。

迄今为止,刘醒龙已出版长篇小说十部共十二卷,中、短篇小说集二十三部二十六卷,共计发表文学作品近千万言。并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由外国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作品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四、五、六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第二届湖北省屈原文艺奖;第四、五届上海市长中篇小说奖、1996年度中国中篇小说十佳奖;1996年度中国长篇小说十佳奖;获第二届(2003-2005)中国小说学会长篇小说大奖、首届(2004-2005)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决审团奖;荣获第七届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第二届湖北省文艺明星奖;第四届武汉市黄鹤文艺奖;首届武汉市优秀文艺家奖;首届青年文学创作成就奖、武汉市第七届劳动模范并且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根据其中篇小说《凤凰琴》,改编的同名电影获1993年中国电影政府奖(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编剧奖、1994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1994年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中篇小说《秋风醉了》改编成电影《背靠背脸对脸》获1994年第一届珠海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199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合拍片奖等;根据其长篇小说《爱到永远》改编的大型舞剧《山水谣》获文化部戏曲文华奖;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亦先后多次获得广电部颁发的金鹰奖。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芳草》杂志社总编。

刘醒龙曾深情写道:“很多时候,我都在觉得自己没有真正意义的故乡、故土和老刘醒龙

家,无法象大多数人那样,有一座老屋可以寄放,有一棵同年同月同日生长的树木作为标志,再加上无论走得多远都能让内心踏实可感的一块土地。我是在古城黄州的黄冈地委招待所出生的。刚满一岁,父亲就请了两个挑夫,一位挑着我和姐姐,一位挑起我们全家的行李,一步一步走进大别山腹地,在一处名叫石头嘴的小镇上停留下来。关于我的贯籍,前些时,终于与团风和英山两地的朋友一起达成共识:我的灵魂与血肉是团风给的,而思想与科智慧是在英山丰富的。”

小满(2015-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