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堂
郑州烈士陵园郑州烈士陵园1979年建成,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坐落在烈士纪念碑西侧,与烈士事迹陈列馆相向而立,建筑风格为框架结构,采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与以往传统的飞楼斗拱大屋顶建筑形式相比,形成了新时代的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堂前建有宽阔的长廊和多层花岗岩台阶,阶前还有宽敞的活动场地。
烈士分一室、二室,存放着各个不同时期139位为国捐躯的烈士的骨灰。老干部分一室、二室、三室、四室、五室,共存放着4890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老干部的骨灰。
2003年完成了骨灰堂消防改造及室内外的修缮装饰工作,改造了祭奠场所,新建了170多个祭奠灶和100平方米的水冲式厕所,极大地改善了接待、祭奠和骨灰存放条件。
为倡导殡葬文明新风,在骨灰堂的南侧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文明祭奠场,场内鸟语花香、流水叮咚,建有长廊、围栏、假山、喷泉等人造景观,环境十分的优美,为前来祭奠的群众提供了又一缅怀家人的方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
烈士事迹陈列馆
郑州烈士陵园烈士事迹陈列馆郑州烈士陵园烈士事迹陈列馆为纪念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开展革命传统教育,1976年省市政府决定兴建烈士事迹陈列馆,1979年落成,1980年完成布展向社会开放。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馆内共分五室一厅,陈展了河南省著名英烈人物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光辉事迹。序厅的巨幅油画巍巍嵩山蕴涵着中原儿女前赴后继、英雄辈出,烈士的丰功伟绩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一室陈列了“二七”大罢工斗争牺牲的烈士。二室陈列了河南籍著名烈士吉鸿昌、杨靖宇、吴焕先、彭雪枫四位烈士,三室为临时展厅,根据形势需要、观众需求,不定期的举办展览,更换展出内容,更好地为观众服务。四室主要陈列了抗日战争、淮海战役、抗美援朝、保卫边疆、打击罪犯、舍己救人牺牲的烈士事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