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广场始建于1986年,1987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规划占地面积近9公顷。广场位于中原路与嵩山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西靠市委市政府,地理位置优越。广场内建设有音乐喷泉、观礼台、雕塑等设施。配以大面积绿色草坪,花灌木,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宜人,是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集会、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绿城广场的改建规划按照跨世纪、高起点的方针通过创造性规划设计与施工,造就了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开放性,服务功能完善,空间布局合理,景观环境优美的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绿城广场。规划占地16.25公顷,实际管理面积达12公顷。
改建后的绿城广场保留了原有的南北轴线,并以原有五座音乐喷泉水池为母体旋转90°形成广场东西轴线,以垂直的轴线关系增强了广场的稳定感。在扩建的东区形成了与西区原有音乐喷泉“水广场”相呼应的下沉式“石广场”。以水广场的高与石广场的低形成空间竖向对比,以“水广场”的虚与“石广场”的实形成空间虚实对比,丰富了广场的空间变化,增强了广场的吸引力。
改建后的绿城广场打破了传统的广场模式,体现了开放性,将入口拓宽,以大面积的广场硬化拉近城市与广场的距离,使广大群众更多地参与广场活动,参与城市生活。
改建后的绿城广场,强化了功能区分,将广场分成了集会活动区,中心文化娱乐区,园林观赏区等三大功能区八个地块。以满足不同功能需要,充分体现广场的文化、休息、集会性质的多元性、综合性。
广场的绿化实行“点”、“线”、“面”、“乔”、“灌”、“草”相结合,尽力扩大绿化面积,体现绿城广场的主题和意境,绿化占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2.81% ,达5.82公顷。植物配置根据不同功能区分,既种植整齐壮重、富序列感的规则形植物,又种植富于自然情趣的不规则形植物,既注意观赏性,又照顾市民的活动的需要,大面积草坪以波浪形构图增强其观赏性,花卉栽植以常绿为主兼顾四季景观,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色永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