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于都哈哈哈

家乡区县: 江西省于都县

 

于都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迄今有2212年历史,是江西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和赣南最早建县的三个县之一。于都的优势文化资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1、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伟大长征精神的起源。以“长征源文化”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于都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于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县,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这里诞生过赣南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这里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共8.6万人集结于都,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共有14个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电视台为纪念建党90周年所摄制的《重访纪念地》专题片把于都篇命名为《于都—不朽的长征源》;《人民日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重要评论《长征,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开篇一段就写道“1934年10月的赣南,一支濒临绝境的队伍从于都河边出发,迈开双脚,历尽艰险,在重兵追堵中一走二万五千里,走到陕北,走向民族救亡的前线,走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传世名篇《爱莲说》的首发地。据专家考证,北宋时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经影响我国思想史八九百年之久的道教与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爱莲说》首先在于都罗田岩以碑刻形式公开面世。这里有周敦颐的摩崖题刻及其讲学和纪念遗址“濂溪书院”、“濂溪阁”。 有历代名人题刻近70品和11尊浮雕佛像,其中有宋代周敦颐、岳飞、文天祥、元代王懋德,明代王守仁、罗洪先、黄宏纲、何廷仁,清代李元鼎、八大山人的题刻等。

3、杨救贫堪舆文化的发祥地。风水地理堪舆祖师-杨筠松(救贫)墓葬地就在于都宽田乡的杨公坝。在于都还留存了大量他本人和其在于都所收门徒的作品,国内外大量风水界人士来此考察。

4、客家文化繁荣之都。于都建县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赣南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客家先民的聚居地,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表现形式,仍保留着众多的客家文化遗产。于都是全国著名的“唢呐艺术之乡”,是第一批命名、并几经复评仍然保留着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于都唢呐公婆吹”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于都古文”、“于都银坑甑笊舞”、“于都茶篮灯”等民间文化项目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莉莉811(2015-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