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栽培辣椒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有红线椒、大辣子等。
60年代后,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年提高,每年出口1万多公斤。
1972年后,由于良种的推广和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产量和经济效益成倍增长。人民政府因势利导,把辣椒作为一项主要经济作物,列入种植计划,生产、收购、技术指导形成系列服务,而且普遍推广麦辣间套和烤炉干制技术,使产量、质量和商品率不断提高。
1973年全县面积2500亩,外贸出口1.5万多公斤。
1977年发展到3597亩,亩产140.05公斤,总产50多万公斤,购销量42.5万公斤。
1983年获外贸部“发展辣椒生产,完成外贸任务先进县”奖状。
1984年达6300亩,出口量22万多公斤。
1985年1.5万亩,平均亩产203公斤,总产304.5万公斤。全县辣椒一项收入669.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9.3%,面积、产量分别比70年代增加6倍以上。
1986年全县23822亩,建起烘烤炉2259个,亩产177公斤,总产3216494公斤,总收入657.9万元,户均增收118.9元。
1987年栽培面积24369亩,亩产155公斤,总产3776700公斤。
1988年种植39189亩,总产288620公斤,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经济。由于推广了“西农20号”、“七寸红”、“8819”等良种,配方施肥,科学管理,使其成熟后具有颜色鲜红、身条细长、皱纹多而匀,含有丰富的纤维素A、C和芳香、辣椒油等营养物质,味道佳美,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