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鹅+++沟

家乡区县: 甘肃省宕昌县

编辑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宕昌县城郊,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340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公园毗邻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镇哈达铺,衔接世界文化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1999年经甘肃省林业厅批准,建立了大河坝省级森林公园。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公园经营管理体系日臻完善。

2地理地貌编辑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包括大河坝沟、马圈沟、官鹅沟、缸沟、八峡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

沟、大庙滩六大景区,东西长39公里,南北宽41公里,总面积5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5.1%。公园集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景观资源整体品位高,空间布局特点突出,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有关指标,经专家评定,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为一级。

官鹅沟,在甘肃省宕昌县境内官鹅沟紧靠县城,全长32公里,总面积约1763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5.1%,沟内前14公里为13个色彩斑斓的湖泊,后18公里为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有9道高耸入云的险峻峡谷,有11处从山顶或半山悬崖上直泻而小的大小瀑布,有60余处令人赞叹的景点,最深处为高山草甸和终年不化的雪山。

官鹅沟水美。13个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湖泊,尤如一

shadow

©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宕昌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串绿色的珍珠镶嵌在沟内,湖水清澈透底,随湖底地貌高低呈不同颜色,那些倒映在湖中的古树象一条条巨龙卧在湖底。蓝天白云和青山古树,映入湖中,使天地浑然一体,没有界限。

官鹅沟雄伟,在海拔1760米——4150米之间,群山错落,绿水环绕,古树差天,气象万千,秀丽处山体你拉我牵,婀娜多姿;雄伟处绝壁悬崖直插云霄,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处处都是山水画。 官鹅沟奇险。在湖泊和雪山之间,9道险峻深幽的峡谷让人惊叹不已。在长数百米、高数百米、宽仅十米的各种形态峡谷中,河水震耳欲聋,凉风扑面而来,悬崖古松掩日,瀑布飞泻直下,游人至此,胆小者害怕至极,有身处绝境之感,如此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实属国内之罕见。一诗人欣然赋诗: 揽胜偏怜日月长,鹅沟炎夏水风凉。奇峰叠翠通幽谷,雪浪喷珠泻石梁。 万木欣荣青带玉,重崖森迥瀑飞先,绿荫满抱姿游兴,珠粉岩边野卉香。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风景(5张)

3生物资源编辑

红腹角雉

在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的茫茫林海中,栖息着白唇鹿、金钱豹、云豹、斑尾榛鸡等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毛冠鹿、苏门羚、黑熊、蓝马鸡、褐马鸡、林麝、红腹角雉等2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北方山溪鲵、黄麂子、石貂等7种省重点保护动物。置身其间,常闻百鸟欢歌,偶见山鸡、野兔、松鼠出没。这里,漫山遍野生长着云杉、紫果云杉、秦岭冷杉、油松、波氏落叶松、华山松、桧柏、栎类、桦木、白杨等乔木和牡丹、五角枫、芍药、野丁香,黄杨、虞美人、马兰花、杜鹃等灌木50余科700多种,分布着刺五加、冬虫夏草、黄连、半夏、贝母、细辛、大黄等 100 多种药用植物,松软的林地上镶嵌着羊肚菌、野蘑菇等食用菌。走进公园,你就走进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然动植物园。

4旅游资源编辑

大河坝景区则是一副画卷,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曲经通幽,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是一个天然氧吧,海拔4153米的雷古山,是陇南最高峰,山顶是终年不化的积雪,雪线以下是云雾缭绕的茫茫林海,既有黄山之雄伟,又有华山之奇险。置身期间,野趣横生,心旷神怡,有柳林卧龟,石门天堑,补天石,神龟戏水,金樽瀑,回音壁,赛马滩,雷古雄峰等主要景点供游客观赏。

“月洼松间篝火明,笛弄山风声声情。褐衣裘裳背揉背,春情缠绵心印心”。这是宕昌诗人杨材美咏《西羌古风》的佳句,现今居住在大河坝的藏族同胞便是魏晋南北朝时建立宕昌国的古羌后裔,他们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还保留着古宕昌羌的原生态鲜明特征。宕昌国、羊马城等遗址至今保存完好。藏族妇女身着民族盛装,弹起口弦,唱起藏歌,跳起富有民族特色的白马藏族舞,牛头马面舞和锅庄舞,如诗如画的藏族风情,热情奔放的篝火晚会为公园旅游更添异彩,使游客兴高采烈,留恋忘返。

5景观资源编辑

园内集原始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景观资源整体品位高,空间布局特点突出,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奇松遍布,怪石瞬陶,山势陡峭,沟谷峡长,瀑布常年不断,白浪奔腾不息,四季皆胜,处处为景。特别是官鹅沟景区,景点分布忧为突出,官鹅沟景区前14公里为15个色彩斑斓的湖泊,后18公里为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最深处为高山草甸和终年不化的雪山。沟内山岭重叠,幽谷纵横,青山碧水,奇峰怪石,瀑布飞溅,草甸雪山,湖泊激流,古木参天,沟两边的悬崖峭壁上有许多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的岩石构造,被专家誉为最有观赏价值的“地质公园”。

6主要景点编辑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

官鹅沟北起岷江林业总场,南与舟曲具接壤。区内主要景点有庙滩(张爷伺)、佛光满洞、通天门、尖山、幽谷洞天、峡中卧虎、罗汉峰、龙洞流泉、石壁泻珠、瀑布云烟、虎口瀑、水帘瀑、五瀑峡、猿人壁、九天飞瀑、珍珠落九天、青天一线、小路峡、莲花峰、梯子崖、金刚峰、五指峰、枕头峰、望郎峰、老人峰、雪山雾罩、山盘冰柱、石出积宝、三界峰、群峰迭嶂、紫槽潭、大湾杜鹃、森林浴场等33处。

鹿仁庙滩

位于官鹅沟鹿仁村对面,传说是明太祖的大将常遇春的庙宇所在地。此处草地平坦,松林繁茂,山花灿烂。

张爷洞

张爷洞位于花儿滩和通天门之间,很久很久以前,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山崖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天然的山洞,此洞虽然看似普通,但人们尊称它为张爷洞。

相传大明洪武年间,明太祖封天下诸神,张都龙王即被封为十二龙王之一。张都龙王曾在官鹅沟修炼,他在“张爷洞”这个地方汲水修行。由于龙王掌管司雨,当地群众为了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因而将张都龙王供奉起来,常年祭祀,以求灵验。并把张都龙王汲水休息的这个石洞尊称为张爷洞。张爷在官鹅沟家家供奉,尤以立界山和河家堡两村尤为突出。

栖凤岭

沿摸子泉往上走,一座险峻的山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该山峰的岩石上耸立着一株株松树,整个山峰鸟语蜂鸣,石缝间处处都有鸟巢。传说当地人供奉的凤凰山神在此栖息,故得名栖凤岭。

通天门、问天石、张爷洞。

在官鹅沟驮场茶马互市入口处,两山相对,石崖峭立,绝壁万仞,大有“天门中断”之势,是通往官鹅沟的咽喉要塞,当地人称通天门。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名叫张都的羌人聪聆异常,广读经书,乐善好施,被羌人尊为头人。官鹅沟内森林茂密,有千百种名贵中药材,也是守猎的好地方,但此地有一道山峦阻挡,与世隔绝,羌人要进沟,需攀岩绕壁,常遭不测。于是张都在此地一个石洞内修行悟道,日日立于山峰前眼望绝壁,心问苍天,祈求通天之术,日日如此,后来感动上苍,有一天忽然雷鸣电闪,天空一片漆黑,忽闻一声惊天巨响,山峰从中裂开,形成一道天然石门。人们跑去观望,但见张都已化作一巨石屹立峡中,人称“问天石”,张都已修炼成仙,被封为十二龙王之一,镇守此地脉命。后人为纪念他,称此洞为“张爷洞”,称此峡为“通天门”。

蛤蟆嘴

此处有一巨石形状似蛤蟆,嘴中为可容10多人相聚的石洞,大嘴张开,有欲吞天下之势。相传,沟里沟外的人相聚驮场,交换各自的物品,有的成为朋友,经常在“珍珠瀑”下哗然交谈,惊动了水滩里一只修炼千年的蛤蟆。于是就躲到水滩对面的山脚下,经常偷听人们谈话,久而久之,蛤蟆悟出了许多人间情理,最后大彻大悟,坐化成仙。

通天门

此处左右两山对峙,山势如登天之梯,左右两山紧靠形成一个天然的山门,从远处看山形险峻而秀美。

相传在大明洪武年间,官鹅沟住着木龙大王,木龙大王雄心勃勃,欲创大业,发现此处鬼斧神工,极有神势,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占此处为王,欲霸天下,故称此地为通天门。

驮场

很久以前,官鹅沟原始森林隐天蔽日,盛产多种名贵药材,同时,这里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

也是熊、豹、岩羊、羚牛、锦鸡等野生动物的乐园,当地老百姓就采摘中药、猎取动物,然后换取外面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形成驮场茶马互市,成为一个著名的山货集散地,因而也就称之为驮场,一直沿用至今。

钻天石

因外形象一颗钻石,钻头朝天,相传为女娲补天时手中滑落至此,但其灵心不移,始终想钻补苍穹。故称“钻天石”。

曲径通幽

在第一停车场到第二停车场之间,东西群山形成一个峡谷,一边山势险峻。峭壁千仞,另一边则山势平缓,四周秀丽宜人,峡谷中怪石嶙峋,并有潺潺流水萦绕期间,峡中植物景观、地质景观、气象景观、水体景观,尽览眼中,漫步期间,仿佛进入到天然的野生的植物园中,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有诗曰:“山嶂青松含晚翠,激流清湍乱石间”,一派浓墨重彩的山水风光。

青龙泻珠

在第二停车场,可以看见一般清泉从半山腰的悬崖峭壁石洞内倾泻而下,水帘飞溅,如烟如雾,瀑布下为一盆状水滩,四面环石,绿树掩映,空气清新无比,环境优美,爽气袭人。

相传宗朝万历年间,羌人得罪上苍,大地连旱三年,颗粒无收,羌人背景离乡,流离失所,此时掌管司雨的龙王于心不忍,毅然违背天条,私自降雨,惹怒了玉帝,将他压于此石崖之下,化为山崖,龙口却喷泻出一股瀑布,终年飞泻,如青山绿水间随风飘荡的一道白练。

盘龙峡

盘龙峡是官鹅沟第一道暗门。“暗门”这个词是当地方言,意思指“险峻的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

石峡”。盘龙峡给人的印象是由两座石山排闼相对,面对面向前靠拢而形成的。长约一百多米,盘旋曲折,让人感觉到好象在一条盘旋的长龙身边走过。峡谷两侧皆是齐森森的石壁,青光光、湿漉漉的。峡壁崚嶒不齐,凹凸相间,人走到石棱凸出的地方,不小心会碰头。河水撒着欢儿淌进峡谷,顺狭壁流出,东折西荡,发出哗哗的声响。整个峡谷最窄处仅两、三米,最宽处也只有四、五米。抬头仰视,两侧狭壁高插入云,将蓝天划成一条长长的飘带。幽邃奇特的盘龙峡不知形成于哪个地质年代,细细看去,一侧峡壁凹进,则另一侧峡壁凸出,两边石壁蜿蜒盘曲的走向相互吻合,该直都直,该曲都曲,盘旋前进,平行延伸。由此推断,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座完整的石山,后来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断裂后形成一条奇特的峡谷。但看上去丝毫没有“斧凿”痕迹,令人惊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绽放(2014-05-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