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川网讯(记者牟联文 通讯员甘娜)5月18日,利川市建南镇纪委书记牟奇平带队深入白竹坝村了解民情,为解决信访群众诉求掌握事实依据。今年以来,该市纪委把执纪监督问责作为主业来抓,创新“三零”模式,强化立体监管,有效破解基层监督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促进基层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村级“挑刺”破除“零监督”
“村务监督委员会眼尖得很,村干部在账务上做不了手脚,他们是一线防腐‘尖兵’。我们镇已经成立56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实现了全覆盖。”该市团堡镇纪委书记刘辉介绍道。
今年,利川市通过“海推直选”的方式,在每个行政村选出3至5名铁面无私、原则性强的村民,同村纪检委员和小组长一起,组建成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村组民主决策、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三资”管理、工程项目、低保评定、救灾救济款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有效解决村级“零监督”的问题。
“村级事务处理必须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专章盖章后才能拿到上级部门进行再次审核。委员会专管‘挑刺’,村民反响很好。”刘辉说。截至目前,该市575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累计收到村民意见92条,对村组干部的决策进行了54次质询,监督村级重大事项342项,督促村“两委”按时公开事项215项,化解矛盾纠纷93件。
乡镇瘦身消除“零办案”
为切实实现“三转”,聚焦主责主业,该市对乡镇纪委书记分工进行调整,主要任务重在监督检查相关部门是否按相关政策法规正确履行职责,将主要精力放到监督和办案上,不再分工职责范围外的其他工作,纠正越位,改正错位,强化主业,精简“副业”,解决“虚胖”问题。
自成功瘦身以后,该市乡镇纪委腾出两手,主抓本地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积极处理职责范围内的检举、控告和申诉,依规依纪追责问责,极早就解决了本地区“零办案”的问题。
以利川城区所在地都亭街道办事处为例,该处今年已经下发了5期通报,通报中点名批评曝光了4个单位和11名党员干部,执纪问责节奏明显加快。
市级下访服务“零距离”
从4月起,该市纪委监察局开展以“带案下访解民忧”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活动,集中解决全市各级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纪检监察信访疑难案件。
此专项工作实行市纪委全员带案下访解决民忧包案责任制 ,要求机关全体人员在带案下访、到一线接访、住村办访的基础上,做到“四定”,固化“五包”,即定责任单位、定解决方案、定结案时间、定结案标准;包协调、包督办、包落实、包息诉罢访、包稳定,以强烈的为民情结抓好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切实解决基层涉纪信访问题。
截至目前,该市纪委共组织机关干部18人和3个市直部门下访,共约访群众68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3件,最大程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基层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群众零距离,为建设基层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奠定了基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