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区县: 江苏省射阳县

徐浊之,生于一九二二年,原名以青,我县新坍镇卢祠村人。

浊之同志童年先入崇雅小学读书,后又到伍佑小学读书,高小毕业后,考入南洋私立中南中学读书,这所学校里有些教师是地下党员,有的甚至是党的重要干部。徐浊之同志在他们的教育下,树立了一颗为无产阶级奋斗终身的赤诚之心,不久被秘密发展入党,初中毕业后在盐东担任模范中队长。后担任了盐东县的供给科长、供给主任等职。

一九四二年秋,董立、陈克天等同志开辟射阳时,徐浊之同志又跟随他们回家乡开辟。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浊之同志二十岁便当上了射阳四区的首任区长。而那时的四区是个兵匪蜂集之处,敌伪据点林立。上冈不仅有日本侵略军盘踞,而且还驻有以陈浩天为旅长的和平军;靠鱼湾既有日本兵,又有伪三十六师陈海山团郑效频的一个连;筒盐码头也驻有和平军,西边与三区的联络被这些敌人所切断。北边海关、陈洋、合德一线皆被日军所占。东是海滩薄地,地僻人稀。区境内卢公祠、新坍子驻有日本兵,南津口、横港、小岔子被土匪徐伯鸿兄弟三人盘踞,老坍子有伪乡长陆相臣的“自卫团”,新坍子还有陈朝然的“自卫团”。兵匪聚集如毛,就连徐浊之同志家也驻进了日本兵,他的哥哥及其家庭成员都搬到五里以外去往。开辟的同志要在虎狼窝插足,斗争非常艰苦,工作难以开展。年轻的徐浊之同志,怀着抗日救国的决心,勇敢地挑起了开辟射阳四区的革命重担。

开始时,人少无钱,武器奇缺,又无可靠的地方作根据地,只好白天寓居黄沙港南———盐东六区,晚上过黄沙港北到横港、安洼一带活动,逐渐秘密发展党员,壮大革命队伍。为了团结抗日,浊之同志还通过他的大哥徐慕陶(四区最早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开明绅士),召集绅士开座谈会,献钱献枪,既解决了经济困难,又壮大了武装力量。

为了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徐浊之等四区领导人与民运队的同志经常访贫问苦,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组织发动群众搞减租减息,宣传党的政策,注意团结各阶层人士,成了群众的贴心人。徐浊之详细地分析了形势和各阶层人的思想动态,毅然决定不寓居他乡,到本区境内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大后方。一九四二年冬,他率区队驱除了横港一带的土匪徐伯鸿兄弟,在横港西北,新坍子以东,即安洼一带建立了乡民主政权———新东乡。

老坍伪乡长陆相臣,死心踏地投靠日本鬼子,干了不少坏事,群众十分痛恨。徐浊之多次找他谈话,教育他改恶从善,重新做人。陆依仗他的“自卫团”,有二十几个人,十来支枪,不予理睬。当时新坍子“自卫团”团长陈朝然也有四十余人,三十多支枪。四区的力量不能一下子消灭掉这两个“自卫团”。徐浊之决定,利用其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矛盾,派人打入内部,以智取胜。徐浊之派区队排长、活射手周祥先打入陈朝然的“自卫团”。陈见周的枪法好,想重用,但又怕不可靠,想考验周一下。陈对周说:“你如果干掉陆臣相,就记你一大功”。周祥将此情况回报了徐浊之。徐浊之果断地说:“这很好吗!既除掉一个敌人,又为他立了个‘大功’,抓紧时间多去些人,我也去,迅速将陆相臣干掉”。周祥通过有关人,先打入陆的内部,并结成“好友”,出入他家,毫无阻隔。一九四三年春节后,徐浊之带了滕维刚、徐启石两同志,亲临现场指挥,派周祥带两名区队队员,去老坍陆相臣家,一举击毙了陆相臣,迫使“自卫团”缴械投降,缴获了十二支枪。陈朝然得知此事,对周倍加信任,佩服他有本事。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徐浊之派周祥同志带了董志成等几个区队队员深入匪巢,乘陈怠而不备之机击毙了他,消灭了整个“自卫团”,缴获了三十多支枪,武装了区队

hsy(2015-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