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阳的历史遗址(四)

家乡区县: 江苏省丹阳市

凤凰山遗址位于丹阳城南偏西3.5公里处,即今麦溪镇西附村附近凤凰山。遗址为一土丘,呈椭圆形。东南及西北两端稍高。总面积18万余平方米。遗址高出周围地面4~5米,东南至西北长约350米,东北至西南宽约250米。
1988年8月初,镇江博物馆、丹阳县文管会和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联合对凤凰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遗址除一层为耕土覆盖外,其下文化层一般为2.2米,叠压的文化层共分为8层。上层(第二、三层)为青铜文化湖熟文化期,下层(第八层)为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期。这次出土的300余件可恢复器形的陶器和原始瓷器等文物中,有湖熟文化的代表遗物--距今6000多年的素面鬲、腰沿釜、扁方足鼎、大喇叭形圈足豆、鸡冠耳盆、扁方形石石奔等,同时出土的还有春秋时期凤凰山先民使用的水井和一具较完整的湖熟文化时期的儿童骨架。
这座6000多年前的地下村庄,将马家浜文化的区域从常州的圩墩遗址向西推进了百余里,成为迄今所知湖熟文化分布区域的最东端和马家浜文化分布区域的最西端。凤凰山遗址,将丹阳的文化史提前到6000多年前。
17、戎家山遗址
戎家山遗址地处云阳镇田家村东300米。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10米,文化层厚约2米,顶平坦。遗物有夹砂陶、黑皮陶、几何印文陶和石器等,器物纹饰有绳纹、弦纹、套菱纹、方格纹等。
18、嘉山寺
嘉山寺又名龙庆寺,位于丹阳后巷镇嘉山脚下。始建于北宋绍圣中,僧如月建。明宣德、万历年间重修。寺庙宏大,一度有寺舍94间,原有复礼、显庆、旌孝、真珠4禅院,前有龙池,池上建有亭,今已废。寺内有一古井,呈上窄下阔,深数丈,底最深处有半亩大小,常年不涸,水体清冽。抗战时期,龙庆寺毁于战火,仅遗存明万历年间"重建嘉山寺及龙王庙祠碑"和"重建嘉山寺碑"两方。近年来,僧觉善募资重建,已修复两座大殿,建起了东西厢房,定制的大钟4.5吨,雕塑菩萨罗汉37尊。并已于1997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了开光仪式。
19、正仪坊
正仪坊位于丹阳城内西门大街,又称黼黻文明坊,为明代所建。牌坊横跨西门大街,为三门式,花岗岩质地,面阔8.9米,通高5.8米,清代整修时又加青灰色构件,上刻"黼黻文明"4字,意即经过此坊时,要衣冠整齐,注意礼仪。
20、三思桥
三思桥又名再思桥,位于丹阳城西谷口街。始建于元大德年间,桥上原有亭,教谕宦牧之曾为记,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胡映葵重修。单孔石拱桥,高4.3米,长23米,宽3.8米。桥直对县衙,因而桥名由来有二说:一说为旧时打官司要化大钱,即使打赢也要倾家荡产,故诉讼者上此桥要三思而后行;另一说为县官审案办事,应三思而断,这才能当个好官。今此桥尚存。

何沁雪(2015-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