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特征
编辑
荔枝属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
荔枝
荔枝(5张)
常绿乔木,高通常不超过10米,有时可达15米或更高,树皮灰黑色;小枝圆柱状,褐红色,密生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0-25厘米或过之;小叶2或3对,较少4对,薄革质或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有时长椭圆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2-4厘米,顶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腹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常纤细,在腹面不很明显,在背面明显或稍凸起;小叶柄长7-8毫米。
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梗纤细,长2-4毫米,有时粗而短;萼被金黄色短绒毛;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毫米;子房密覆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厘米,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1]
荔枝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树种,雌
荔枝
荔枝(20张)
花和雄花着生在同一花穗上,开花顺序因花穗着生部位和性别有差异,一般是两小穗之间的单花先开,其次是每小穗的中央花,最后是两侧小花,这些先开的花以雄花居多。
荔枝花没有花瓣,
荔枝树全景图
荔枝树全景图
雄花开放时先花蕾顶端纵裂,由花蕾开裂至花丝露出约4~5天,再过2~3天达盛花期,盛花期花药开裂;散发花粉,再经2天完全凋萎。雌花未开放时柱头已突出外面,渐由暗绿转为白色,经4~5天,子房和花柱伸长,再经4~5天后,柱头开裂分丫,分泌粘液即为雌花盛开期,是接受花粉的最适时机,2~3天后柱头由白色变为黄褐色、枯萎,则为谢花期。
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荔枝枝叶
荔枝枝叶(2张)
荔枝花果
荔枝花果(7张)
2生长习性
编辑
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它的遗传性,要求花芽分化期有相对低温,但最低气温在-2~-4℃又会遭受冻害;开花期天气晴朗温暖而不干热最有利,湿度过低,阴雨连绵,天气干热或强劲北风均不利开花授粉。花果期遇到不利的灾害天气,会造成落花落果,甚至失收。[2]
3地理分布
编辑
产于中国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以广东、广西和福建南部(厦门、漳州、泉州地区)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有引种的记录。[1]
4主要品种
编辑
中国荔枝品种很多。据解放初期调查:广东有82个品种,福建有41个品种,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台湾等地区的品种尚无完整的统计。当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种,亦是鲜食之选,挂绿更是珍贵难求的品种。“萝岗桂味”,“毕村糯米糍”及“增城挂绿”有“荔枝三杰”之称。 惠阳镇隆桂味,糯米糍更为美味鲜甜。
常见以下几个主要品种:
三月红
因在农历3月下旬成熟,故名三月红。属最早熟种。主产广东的新会、中山、增城、广西的灵山等县。果实流心脏形,上广下尖;龟裂片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缝合线不太明显;皮厚,淡红色;肉黄白,微韧,组织粗糙,核大,味酸带甜,食后有余渣。由于上市早,尚受消费者欢迎。
圆枝
又名水东或水东黑叶。分布于广州市郊和珠江三角洲各县。因适宜水多栽植和叶片尖长,近似黑叶而较薄而得名。果实短卵圆形,或歪心形,果肩边高边低;龟裂片略平宽,应深红色,果肉软滑多汁,甜中带酸,微香。5月下旬或6月上旬成熟。
荔枝
荔枝
黑叶
果实短卵圆形,果顶浑圆或钝,果属平;皮深红色,壳较薄,龟裂片平钝,大小均匀,排列规则,裂纹和缝合线明显;肉质坚实爽脆,香甜多汁,多数为大核。6月中旬成熟。较耐贮存。
淮枝
又名密叶、凤花、古凤、怀枝(传闻古时有尚书路过岭南,把乡亲送的荔枝入怀中,故名)、槐枝。广东栽培最广、产量最多品种。鲜食、干制皆宜。果实圆球形或近圆形,蒂平;果壳厚韧,深红色,龟裂片大,稍微隆起或近于平坦,排列不规则,近蒂部偶有尖刺,密而少;肉乳白,软清多汁,味甜带酸,核大而长,偶有小核。7月上旬成熟。
荔枝
荔枝
桂味
又名桂枝,因含有桂花香味而得名。是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广州市郊和广西灵山县所产最佳。桂味有全红及鸭头绿两个品系。果实圆球形,果壳浅红色,薄而脆;龟裂片突起小而尖,从蒂膊两旁绕果顶有圈较深环沟,此两者为桂味的特征;向黄白柔软饱满,核小,味很甜,7月上旬成熟。
糯米糍
又名米枝,为广东价值最高的品种。是闻名中外的广东特产果品。主产广州市郊区萝岗区和增城市新塘镇,其次是从化、东范等县。果实属心脏形,近圆形,果柄歪斜为其品种特征;初上市黄腊色,一旺期鲜红色;龟裂片大而狭长,呈纵向排列,稀疏,微凸,缝合线阔而明显;果顶丰满,蒂部略凹;肉厚,核小,陶色黄白半透明,含可溶性固形物达20%,味极甜,香浓,糯而嫩滑,品质优良。为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种。最适宜鲜食和制干。7月上旬成熟。有红皮大糯和白皮小糯两个品系。
元红
又名皱核,主产福建福州市闽侯县。果实心脏形,科顶丰满;果梗长;果皮紫红色,龟裂片小,中央有小刺,缝合线不明显;肉较薄,乳白色,核大小不7,味甜带酸。7月中旬成熟。
兰竹
主产福建龙海、南靖、漳州等县市。有红色和青色两个品系。果实心脏形,果项丰满;果梗细;龟裂片中大无刺;应较薄,核大小不一,大核居多;陶乳白色,味甜而酸,品质中等。7月中旬成熟。除鲜食外,适宜制罐头和制干。
陈紫
为福建荔中绝品,成熟时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心脾。莆田、仙游一带最著名。蔡襄。荔枝谱。此品种在本世纪初已为美国所引种,在澳洲南部栽培也颇多。
挂绿
为广东增城的荔枝中珍品,也是广东荔枝的名种之一。封建时代列为贡品。《岭南荔枝谱》记述:其果“蒂旁一边突起稍高,谓之龙头;一边突起较低,谓之凤尾。熟时红装相间,一绿线在贯到底,改名。”果实大如鸡印,核小如豌豆;果皮暗红带绿色;龟裂片平,缝合线明显;肉厚爽脆,浓甜多汁,人口清香,风味独好。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在广东省增城市举行的2002年绿荔枝拍卖会上,一颗荔枝竟卖出55.5万元的天价。这颗荔采自增城“西园”挂绿老树,该树已400多年历史,每年结果甚少,其的特点是外壳颜色四分微绿六分红,有条绿线纵贯果身,果肉清脆口有微香,剥去外皮纸包不湿纸。成为了史上最贵水果。
水晶球
产地广东,果肉爽脆清甜,肉色透明,果核细小,是一个有数百年栽培历史的优戾品种。陈鼎的《荔枝话。记述:水晶球“白花、白壳、白白、由核,而浆如血,味甘,香沁肺腑。”
妃子笑
四川叫铊提,台湾称绿荷包或玉荷包。妃子笑盛产于厦门、广东、四川、台湾等地区。妃子笑的特点是果皮青红,个大,肉色有如白蜡,脆爽而清甜,果核小。传说当年唐明皇为搏杨贵妃一笑,千里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白糖罂
又名蜂糖罂(电白)。为早熟品种,主要产区在茂名市的高州根子镇,电白羊角镇等地亦有零星栽培。约有二三百年的栽培历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